2011-10-10 00:00:00 作者:黄安良 来源:今日高邮
国庆长假,心情甚好,好友相约,举家结伴到“天府之国”的四川作了一趟七日游。时间短暂,可谓是来去匆匆,然九寨的神奇、黄龙的秋韵以及峨眉的恬静,仿佛进入人间仙境一般。其间,三位女导游不同个性的展现,说不出好坏对错,道不明吃亏上当,权当是一个个小插曲,倒也增添不少旅游乐趣。
小王是我们这次四川之行碰到的第一位女导游。年纪约莫20出头的样子,自我介绍是一位藏族小姑娘,藏名叫卓娅,低声少语没有半点生气,全然不像想象中的导游那副口若悬河、能说会道的模样,九寨、黄龙一线由她作导。一早车离开我们在成都所住的宾馆,逆岷江而上,约莫两个小时左右到了汶川,小王这才简简单单地介绍起九寨、黄龙及沿途的风景来,不一会儿便向我们提出:咱在九寨山口住宿两晚,必须参加两项自费活动——一次到藏民家中吃烤全羊、烤乳猪,喝青稞酒,体验体验藏家生活;另一次是观看《九寨风情》文艺晚会,两项活动票价均为180元一张。听罢有朋友反对:“藏民生活我们不习惯,没有体验的必要,再说大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印象丽江》都看过了,《九寨风情》想必是没有什么看头了,有那个时间,不如在家掼蛋。”又有朋友接过话茬:“既是可参加的自费项目,哪咱就有可不去的选择。”还没等话说完,小王便显现出满脸的不高兴,气呼呼、硬梆梆地甩下话来:“两个项目参加一个,那是必需的。”“真是个子不高,口气不小,既是这样,那我们一个也不参加。”再抬头看小王,只见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好似受委屈的孩子一般。我心头一软,劝说起来,我们出来一趟也不容易,今儿刚开头为这点小事破坏了游玩的兴致不值得,我想看一下《九寨风情》还是有必要的,也算是为增进民族团结做一点小贡献。不知是谁带头鼓起掌来,算是大家默认了。小王导游听罢,脸上立马由阴转晴,人也精神了,声音也大了,并以最快的速度在车上落实了订票事宜。晚上检票进场,180元一张的一等票竟坐在130元一张的加座位子上。事后听说这10张票的差价及回扣,小王至少要落得数百元。
接替小王随我们到乐山、峨眉山一线是位赵姓女导游。看上去早过了而立之年,但仍可想见当年是一位能说会道、嘴勤手勤俊俏女子。果然车一发动,人立马兴奋起来,浑身从上到下散发出一股诱人的灵气与活力,沿途风光,人文掌故,引经据典,妙趣横生,荤的素的全然不在话下,当听说前两天的不愉快之事,赵导灿烂的脸上很是有些愤愤不平:“我干导游也快20年了,真是从未听说过,你们游客是什么,对我们导游来讲,那就是上帝,就是衣食父母,没有了游客,我们这些当导游的只能下岗喝西北风去了。”经她这么一讲,我们觉得这下算是碰到一位善解人意、不为人所难的好导游了,本来对导游存在戒备心理的也都纷纷说,“我们听赵导的”。不到一刻钟的辰光,赵导发话了:“前面有个旅游购物点,我们只是去参观一下,不需要你们买一件东西,我也只是签个单交差而已,不然就要被罚款,工资没有还要倒贴,请各位配合一下,好让小妹混口饭吃,当然了,大家实在不愿下车也就作罢,当我什么也没说,也难怪你们是被骗怕了。”话说到这个份上,再不下车还算是男人吗?朋友纷纷携夫人依次下车,刚上车时的戒备心理一扫而光,大家相互鼓励购起物来:高邮市场上没有的肯定买,市场里有的可能是些冒牌货,这里是正宗原产地,当然也得买。当我们到牦牛肉熟食柜前,赵导挤进来推荐道:“我在这儿特别提些参考意见,这柜中的牦牛肉我得给各位负责地推荐,不然那就是我的失职,也对不起大家了,这牦牛都是散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生长环境绝对没有半点污染,它们吃的是中药材,喝的是矿泉水,尿的是太太口服液,拉的是六味地黄丸,不买点实在是太可惜了。”经赵导如此这般一介绍,哪还有不动心的,手上也痒痒的,98元一斤的牦牛肉,大家纷纷像捡便宜似的,你5斤他8斤地竟然抢购了起来,全无了前两天的郁闷与纠结。赵导也乐哈哈地收起各位手中的购物小票,忙着“签单”去了。
到了峨眉山,地导小詹算是我们这次旅游的第三位女导游了。别看小姑娘一副文文静静涉世不深的样子,但在我们同情、怜悯的氛围中狠狠地被她赚了一把,确实让我们领教了小姑娘的厉害。据她自我介绍,现为乐山师范大四学生,由于学的是旅游专业,加之近期来峨眉山的游客呈井喷之势,只得请假做起了兼职导游,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为家乡的旅游业尽一点绵薄之力”。并说自己是峨眉山当地人,父母就住在山上。得知小詹这兼职导游竟没有一分钱的固定收入,我们一行打起抱不平来,都说“国家有关部门早有规定,当地旅游部门这样做实在是不应该,应去投诉他们,依法维权”。“既然没有一分钱的报酬,那你做导游图的是什么?”我们不解地问。“我们是山民,平时挖些中药材、采些茶叶什么的,大哥大嫂、叔叔阿姨不妨呆会儿到我家中歇一歇,喝杯茶、品口酒如何?”小姑娘说得是一脸的真诚,微微泛红的脸颊上让人一看就知道从未说过谎。不一会便到了小詹所说的家中,哪知,那一溜排开的十多张桌旁坐满游客,天南地北、南腔北调,有喝热茶的,有品药酒的,实在不是一般的热闹。我们问起小詹姑娘,“怎不见你的父母”?“山上温度大,上了年纪的人经受不起,他们住山下了。”这回答得倒也有些在理。这时,只见一位四十出头、自称是小詹表姐的中年妇女,热情地端来了茶水、药酒,让我们品尝品尝,并介绍道,这种“青山绿水”是峨眉山的野生茶,为当地所特有,有降“三高”的奇效。这药酒为48种当地名贵中药材所泡制,男的喝了能壮阳,女的喝了可美容。“各位茶的味道如何,酒的感觉怎样?”免费品尝的东西不说句把好话那就说不过去了,我等一行随口说道:“不错,不错。”“既是这样,何不买些捎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一起分享?”一问价格真是高得离谱,贵得吓人:茶叶580元一斤,用来泡酒的中药材780元一份。大家纷纷用这两天刚学到的四川腔还起价来:“太贵 ,价格低些嘛。”几个回合下来,那表姐像吃了大亏似的,终以120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了我们10斤“青山绿水”。看着小詹提着这一大包茶叶从山上走下来,引起其他导游的眼光,从这些眼光里我们不难看出,这流露出的可不是一般的好奇与羡慕。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