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父辈的树

2011-09-30 00:00:00    作者:黎永锁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家乡在苏北里下河平原,这里绿树成荫,百鸟争鸣,景色宜人。不必说那些风景名胜的绿化情况,单单是我的身边,就已经是绿的海洋了!

 清晨,我在鸟儿的欢歌中醒来,推窗窥视,却不见鸟的影子,原来是大树将它们揽进了自己的怀抱。早饭后我骑上电动车去镇上,路两旁茂密的树在路的上方握手,路便成了“绿色的洞穴”。中午,骄阳似火,绿荫下却特别清凉,树头摇动,绿叶婆娑,别有一番风味,在树荫下午睡也是一种享受。当黄昏来临,远处重重的树影便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岗……

 这里树多,多得数也数不完。这些树大多是父辈们精心栽植的,年轻人没什么机会栽树,因为满眼是树,不知该栽在哪里。说来惭愧,我也有很多年没栽树了。

 父辈们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他们栽树是为了生活,既是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也是为了给生活埋下希望。谁家儿女结婚,要盖楼房,要付彩礼,家里钱不够了,于是就开始卖树;谁家家人得重病,没钱付医疗费了,就开始卖树;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凑不够高额学费,还是卖树……当生活遇到巨大困难时,当快要砸锅卖铁时,树成了最大的希望,总能在最困难时帮扶一把,怪不得有人说“栽树像办小银行”呢。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父辈们不轻易卖树,即使卖了树后也会及时补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个道理他们是懂的。

 我的父亲也特别喜欢栽树。前几年父亲身体不好,有一天竟把我带到了村后我家那片胡桑田;那里有我家的几十棵树,差不多四五米高。紧邻我家的还有别家的树,父亲为了让我区分清楚,从小树林的南头走到小树林的北头,一一指给我看。我们在树下呆了很久,我知道父亲的意思。

 感谢父辈们栽下了这么多树,也感谢树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希望!我想我们会珍惜这笔宝贵的财富,并把它留给子孙后代!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