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6 00:00:00 作者:俞永军 来源:今日高邮
刚入温州境内,“地导”就告诉我们,雁荡山素有“袁中绝胜、海上名山”之美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在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大龙湫瀑布、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雁荡三绝”。
吃过午饭,稍做休息,我们就随着导游,直奔大龙湫瀑布。说实话,瀑布我见得不少,如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花果山水帘洞瀑布,山水自上而下,倾泻而下,遮蔽整个洞口。两种瀑布,不一样的感受,前者恢宏,后者壮观,料想大龙湫瀑布也强不到哪里去。
但导游一个劲地吹,说它是中国四大瀑布之一,与贵州黄果树大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齐名。后来,我上网一查,尽管中国有四大瀑布,但不是导游所介绍的,真正的四大瀑布并不包含大龙湫瀑布,而是吉林长白山瀑布。
一路上,导游说我们是贵人,前两天天气热得要命,瀑布不是瀑布,飞流直下的不是水柱,而是眼泪水。可就在昨天晚上,这里普降大雨,原以为会持续到晚上,哪知我们刚到乐清市雁荡镇,雨奇迹般地停了,虽然不是艳阳高照,但还是有利于出行。
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忽传隆隆十里外,嘈杂地底冒人声。崖端溜口势难近,双脚藤荫踩难稳。但见龙潭壁额贴,万均旋流作雪跌。”抑或是“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听导游说,徐霞客先生曾三次到访,原以为瀑布源头是山顶的雁荡湖,后考证是连云嶂,自上而下,高约190米,凌空飘洒,因风作态,号称“天下第一瀑”。雨水少时,瀑布从半空中飘忽而下,不到几丈,犹如烟雾。微风吹来,随风飘转,落入潭中,忽成圆圈,忽成曲线,其形状恰似游龙戏水。
无怪乎,清代大文豪袁枚在《大龙湫》一诗中写到:“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可见大龙湫瀑布高悬的气势,壮观的景象。
戴名世云:“相传大龙湫上数里复有上龙湫,飞流悬泄亦数百丈,与大龙湫相似,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人迹,今不知其处矣!”事实上,我们没有见到,只觉得站在大龙湫下面的水潭边,离瀑布还有好几十米,已是“高处不胜寒”,飞花碎玉般的水珠溅得满身都是,稍不留神,就是湿漉漉的一大片。
邱校长选了一个景点,让我拍一张照片,我刚站定,还未摆好造型,头上的太阳帽已飞出好几米远。待我跑过去,捡起来戴在头上,帽子湿了,衣服湿了,按住帽檐,浑身瑟瑟发抖,拍了一张照片,仓皇逃窜,一个趔趄,差一点摔下来。同事惊呼,注意点。我讪讪而笑,逃也似地离开水潭。
返回路上,不少同事身上都湿透了,稍一拧,肯定能挤出水来。周老师说,这一下感冒的人可多了。的确,住在宾馆里,或者坐在车上,气温适宜,稍稍有点热,但还能勉强接受。如今,浑身湿漉漉的,身体不受凉才怪呢!
有时我就想,大自然是神奇的。只要用心去发现,去感悟,总能找到令人惊叹的地方。整个雁荡山,比不过黄山,乃至“五岳”,但它独具特色与魅力,如同大龙湫瀑布,乍一看,平淡无奇,亲身游历,喜不自胜,流连忘返。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