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6 00:00:00 作者:张纯玉 来源:今日高邮
1972年12月17日,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也是我终生最难忘、记得最清楚,更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日子。随着一阵锣鼓鞭炮声,一张喜报(入伍通知书),送上我家门。
父亲接过通知书,激动地含着泪,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母亲在亲朋好友的安抚下,哭得泣不成声,兄妹们站一旁个个在发愣,屋里屋外也围来不少群众看热闹。那天我正好在村里一个朋友家叙事。忽听有人叫:“纯玉快回家,大队干部带一帮人到你们家送喜报了。”我顾不了许多,一口气跑到了家,未跨进家门,只听前来凑热闹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议论,“张奶奶怎么舍得让她最宠爱的二儿子去当兵,真了不起!听说这批兵下去远了,离家几千里地呢,在青海省(大西北),光乘火车单趟,就要行几天几夜,怎么舍得的?”特别是我们村一个朱姓的老人,曾经做过老师,在低声低语地说:“青海那地方,自然条件生活条件都非常差,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她这个二儿子,才十七八岁,刚离开书房门,一天农活都没干过,从未吃过什么苦,在那个恶劣的条件下,生活训练能吃得消吗?”
听完他们一番嘀咕,我充满喜悦的心情,慢步走到哭得最伤心的母亲旁边,谁料她见到我,再看看挂在墙上的那一张喜报,又嚎嚎地大哭起来,边哭边搂着我说:“二乖乖是你硬要当兵的,你在外吃苦、受罪、挨饿不要埋怨老娘。把你养到十八岁,从来舍不得让你下一回地。有一次,你瞒着妈妈,扛着铁锹,与村里几个同伴下地干活。我晓得后赶了二里路,把你拽回来,你不服,为这事你跟我闹别扭,几天不与我搭话。还是老娘厚着老脸,主动找话说,才使我们母子俩和好。你在川青五里桥读高中,早出晚归,在校中午只吃一顿饭,妈妈生怕你吃不饱,每天早上我煮一盒饭让你带上,从来没有让你受过饿。家务事你是从来没有沾过边。有一次为了搓草绳编芦柴箔子,你贪玩耽误了事,逼得我无法只有狠狠心,拳头举得高高的,但轻轻地往你屁股上打了两巴掌,你乖乖当时可晓得吗?打在你身上,疼在娘心里,那天晚上我一夜都没合眼,被子蒙在头上直流泪。你长这么大,妈妈就是那回犯了错,你可千万不要记恨在心里……”在场的人都被母亲一番哭诉所打动,个个也都落了泪。
这时只见母亲擦干了眼泪,当着亲朋好友的面,让我坐在她身边说道:“二乖乖过几天你就要离开家了,妈妈把埋藏在心里的几句话该向你交待清楚了,你在部队吃苦受罪,你可千万不要埋怨你这个苦命的妈妈,是你犟着要走上当兵这条路的,做妈的也没有办法,我也想通了,俺家养你们三个儿子,也该出去一个当兵尽义务。不过,在外受苦受累都由你一人承担,不要怨天尤人……”我牢牢记住了母亲一席话。
打那一年起,每逢春节,我们家大门上就多贴了一张“光荣人家”的称号,“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尽管母亲每日每夜思念远在边陲的儿子,但她还是对这个称谓乐在其中,这个美称也整整伴随她十六年。
当时贴在我家主席台右下方的那一张喜报,至今使我难以忘怀,更难忘那个母子难分难舍的场面。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