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奇特的西部风光

2011-08-12 00:00:00    作者:陈庚林    来源:今日高邮

西部之行使我感受到:我们东部地区的旅游景点精致、隽永、灵巧、别致,而西部地区的景点则不然,她大气、豪放、古朴、自然。

6月9日清晨,全国老促会组织参加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的500多名代表,分乘12辆大客车,从兰州出发,西行75公里,到刘家峡大坝换乘游艇,在哪一辆车的同志换乘时对应地上某号船,500多位代表很快换乘结束。12条游船在引导船的开道下,一路西行,刹是壮观。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急弯,然后穿峡谷向西流去。在船上只见两岸奇峰对峙,壁立千仞,可与桂林山水比美;出峡后,眼前只见高山湖泊,湖水荡漾,清澈见底,别有一番湖光山色,不愧“高原明珠”,这里还是国家体育总局皮划艇训练基地。经过54公里的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即到达炳灵寺石窟。这个石窟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的意思。位于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以西50公里、黄河北岸积石山中。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侧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炳灵寺以下寺最为壮观,窟龛造像凿于大寺沟右侧峭壁上,长两公里,上下四层,高低错落,幢盖纵横,濒临黄河,气势庄严。现保存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元、明、清窟龛183个,大小石雕像近800尊,分石雕、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壁画中神人衣袂飘逸,色泽绚丽,构图古雅,显示出神奇美丽的天国风光。炳灵寺石窟与我去过的洛阳龙门石窟、重庆大足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以及此后6月11日去的敦煌莫高窟相比,规模虽属最小,但因为有上述一些特色,故被誉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与上述名石窟齐名,1961年被明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月12日晨,天气晴朗。我们扬州市老促会一行四人专门起了个早,前往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游览。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泉处鸣沙山环抱之中,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伏,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壮观。对于月牙泉经年遇烈风而不为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一曰古河道残留湖,二曰断层渗泉,三曰风蚀湖,四曰人工挖掘。其实这一带可能是党河河湾,为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加之处于两沙山的风口处,无论上风或下风,唯这一块沙不落,才形成了月牙泉。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鸣沙山和月牙泉是甘肃敦煌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我们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在泉边畅游,都有骋怀神往之感,真是“鸣沙山怡情,月牙泉洗心”。

6月13日清晨,西部难得细雨蒙蒙,我们一行开车去500公里外的克拉玛依魔鬼城。抵石油城克拉玛依市后北行100公里,沿途看去满眼的“磕头虫子”(抽石油机),在乌尔禾乡东南三公里,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定名为风城,人们习惯地称它为“魔鬼城”。“魔鬼城”是一片雅丹地貌(雅丹,维吾尔语“雅尔丹”的转音,原来是维吾尔族对沙土风蚀地貌的叫法,意思是“陡壁的小丘”,后演变为干旱地区风蚀地貌的地理名词),面积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魔鬼城”地处干旱多风地区,历经亿万年的风削雨蚀、水刷日照,这里形成了与风平行、相间排列的高大土墩,如古堡遗迹,突兀于戈壁。土墩间的风蚀凹地,若八川分流,蜿蜒于荒漠。其土墩有方形、圆形不等,多有窍孔,高十多米,最高的约三十多米。土墚勾连者,宛如城墙中的碉堡,墚壁洞穴,又恰似一个个佛龛,形态各异。圆之大者,若宫墙合围;圆之中者,像是粮仓座座;更有亭台楼阁之形,庙宇浮屠之状。方形中,有的如古代烽燧,又若阅兵点将之台。千座土墩,千般形态;百个土墚,百种风姿,让人目不暇接,任人想象驰骋。土墩之顶,有似人面,有像猿立;更有风雕之鹰隼,雨凿之熊罴。往观时,视角选准则形神兼备,视角错位则影像它移。以魔变其形,似鬼隐其身。然而,“魔鬼城”一名,并非因形而来,皆因其声。风起而过,穿其川,钻其窍,顿使身闻于耳。过川之风,地面宽而沙石起,灰茫茫而声如雷;忽而似千骑列阵行进,忽而又若两军对阵,杀声四起。穿隙之风,声尖唳而音凄惨,一声声似狼嚎狐悲,一阵阵若妇泣婴啼。入窍之声,嘶呖为鬼戚鸣哀,杂乱似群魔相争。掩于风沙弥漫之境,出于风撼沙打土墩。沙漫漫攘魔境,声历历造鬼鸣,故而俗称“魔鬼城”。这里为准噶尔西北缘多风区,日日有风,小则5至6级,大时有8至9级,甚至10级以上。当地人戏说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因篇章所限,此行的阜康县的新疆天池、吐鲁番葡萄沟葡萄干的凉晒、坎儿井的输水等尚未详述;布尔津的喀纳斯湖、博乐县的塞里木湖、伊犁的喀萨克风情以及和田的玉石等南疆名胜因时间关系尚未游览。总之,西部特别是新疆奇特的风光太多太多,有待于再行西部,有待于再行新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