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青春的怀想

2011-08-08 00:00:00    作者:曹德山    来源:今日高邮

说到梦想,我是没有资格在这儿坐而论道的。在人生的最轻狂的时代,我却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乃至多年之后,当我再一次停伫在随园那片温润的草坪上,看着四面吹来的风,呼吸着空气中玉兰花的芬芳,心头仍然是一片茫然。在人生的每一个战场,胜利总不属于我,低着头我仓皇地逃窜。南京这个行遍千山万水依然觉得最好的城市,于我却又有某种难言的伤痛。终了,我回到了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躲进小楼成一统,现在想想,这一切或是缘于一个传统的中文学子自身的心灵呼唤,而这却构成了我性格中不可弥补的缺憾。多年以后,我还清晰记得大学期间某年“五一”去上海站在偌大的人民广场空荡荡的感觉,头顶上骄阳似火,望着周围陌生的水泥森林,我就知道大都市的繁华不属于我……

不过,随园四年,于我这样一个无争的人而言,应该感到十分庆幸。在这一个四面围墙围起来的巨大的无限自由的空间里,我们有诅咒、讥讽的对象,有摇滚乐夹啤酒的狂野,有“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大无畏的勇气,有起哄、旁白的赞许,有志同道合披挂上阵的死党,有革命般的热情,有无所畏惧的自由,在那个自我创作欲望极强的时代,在菁菁校园的舞台上,我们上演着印有叛逆印痕的现代剧,现在想想母校于我们却是有着多少莫大的宽容啊!我们握着大把大把的青春,看不惯生活的一潭死水,大量寂寞空闲的时间,年轻的心总有着莫名的涌动。或许这是一种接近本能青春的躁动,或是青春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迷惘,无所谓对,无所谓错。

曾不止一次地坐在南师广播台那狭小的空间里一遍遍地倾听《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拼命地嗅着青春里是否也有过这般狂躁的味道;也曾躺在宿舍的床上一遍又一遍地读《唐·吉诃德》,随着骑着一匹瘦马的唐·吉诃德漫无目的地游荡,那个怪异的天才卡夫卡和写过一本书后就深居简出的塞林格,用他们独有的智慧为我们的青春涂抹了肆无忌惮的颜色,如此有启示意义的大师还有许多,齐格、尼采、大佑、老崔……我想在这里向所有提及的和没有提及的各位表示深深的敬意,就是他们,用思想和精神充实了那个时代的我们空白的心灵,为我们所有的行径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借口,我们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培育自己绚美的青春之花,哪怕结出来的是苦涩的果实,我们也会把它咽下去。我们信奉的真理是法国人萨特说过的:“存在即合理。”我们可以默许后青春时代的平庸,正如我们现行的生活,但不能允许我们的青春如此庸庸碌碌。因为青春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也是时时想起过去的理由。

离开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孤独地在紫藤园守侯了最后一夜,没有流一滴眼泪。凌晨时,不知谁唱起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泪水像决堤的江水,一溃千里。在那个略带些暑气的清晨,我们彼此挥手,头也不回走上彼此或许不再相见的人生漫漫征途,从此,有些事不再想起,有些人不必再见。我们义无反顾地从容地逃离,成为别人口中经典的话题。在我们离去的时候,另一群虔诚的青年唱着我们曾经唱过的校园歌,踩着我们的足迹,延续我们昨天的故事。潮来潮去,届届相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