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4 00:00:00 作者:葛国顺 来源:今日高邮
近期有幸参加几位老领导的七十岁寿辰宴会,对他们的精彩表白感慨万千,激动不已:过去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今日七十小弟弟,八十多的是,九十不稀奇,百岁笑嘻嘻。从他们的气质上看出,虽头发有些花白,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说话如洪钟,不是我们过去想象中古稀老人的模样——满头银发盖顶,脸上爬满皱纹,勾背驼腰,步履蹒跚。这些老同志真可谓70岁的年龄,40岁的心态。
我家离蝶园市民广场不远,熟知一年四季广场游人如织。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广场人气旺盛,广场上、树林中,到处都是锻炼的人群。尤其是每当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时,广场上人声鼎沸,参与健身的人成百上千,上班族也走出来放松放松了,排遣工作一天的劳累与烦恼,追求愉悦心情。
其实,健康不是一个深奥话题,对每一个人并不陌生。健康是“1”,其余都是“0”。诸如事业、地位、金钱、幸福等,都是这个“1”后面的若干个“0”。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领悟程度是不尽相同的,马大哈大有人在。有的甚至凭着对健康的自信,在不知不觉中透支着自己的生命本钱。目睹两例令我触目惊心:某男40多岁,位居待遇极好的部门,经常忙于应酬,豪饮滥吃,白啤同进,甚至可啤酒泡饭,天长日久染重病而故;某君屈居困难部位,为陪上级领导高兴,饮酒后骑车途中摔成脑外伤;有的甚至明知自己已经属“三高”人群,全然不当回事。时而在广场上也看到有人才40来岁便中风难以站起,靠亲人和轮椅艰难行走。
健康是福。可能是我长期从事安全宣传的缘故吧,时常把“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放在嘴边,其实,健康正是靠自己的日常行为来实现的。这几年我已习惯这样做了,早练一个半小时,晚饭后再散步一小时,似乎成了生活必修课。时而我也劝孩子们少睡些懒觉,走出去来点有氧健身运动,他们则不以为然。认为参与锻炼的不是老人就是有病的。其实此话也有一定道理,人的生活中有好多误区,诸如人总是口渴了才想到喝茶,人身体不舒适了才想到去看医生。应当说,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各种“保命”措施也在跟上,稍有头疼脑热就去找医生,然后喜滋滋地抱回一堆价格不菲的“高价药”,或者是立足于补,未雨绸缪滥用所谓的营养品、保健品,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健康问题便可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消极的“保命”措施不足取。不要只注重治标,而要立足于治本。日常生活中经常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定期参加体检,绝对是有益无害的事。多运动,少吃药,凡药三分毒,吃药保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遵循大自然的作息规律,养成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最重要的莫过于还要有一个豁达大度的心态,这是第一位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