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7 00:00:00 作者:佟道庆 来源:今日高邮
听说淮北人家喜吃野菜,而且吃出花样吃得浪漫。走进去一瞧,名不虚传。
光说这吃野菜的“名份”吧,他们不说吃野菜,城乡老少众口一词说“吃春”。古人认为春有娱目悦耳两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春的容颜美丽动人,“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这是娱目,是视觉享受。第二种是春天来了,花繁树茂,“十里莺啼绿映红”,这是悦耳,是听觉享受。而淮北人家不仅用视觉、听觉去欣赏春光,还将春的馈赠——各种野菜变为盘中餐,用味觉去领略春的韵味,将吃野菜浓缩为“吃春”,透出淮北人家的精细和精神面貌的多彩。
春天淮北人家招待客人,每餐端出十样八样野菜配制的菜肴是常事,单看品种就能让人耳目一新,如榆树钱、槐树花、香椿芽、马拦头、嫩荠菜、蒲芽根、飞飞条、枸杞头、嫩柳芽、蒌蒿苔等等。有人讲淮北人胆大,什么野菜都敢吃。主人微笑着解释,说胆大也不算什么夸张,确实春天一到,凡是土里长的、树上冒的、藤上吊的、水底生的这些只有春季才能吃的鲜嫩之物,淮北人都敢吃。不过吃野菜不在乎胆量大小,有的人无非怕苦、怕中毒而不敢尝鲜,其实关键是“会吃”。主客谈笑间,进门时所见一堆堆一捆捆颜色鲜艳的野菜,经女主人分类打理,很快凉拌的、清炒的、红烧的、氽汤的样样皆成美味,一桌春意盎然,让人眼馋、勾人食欲。朋友亲自下厨又做了一道“粉蒸紫藤花”,更让我们开眼。他将剪下的紫藤花串捋去花梗,用清水洗净沥干,然后将粗玉米粉和大麦糁各半混合,同紫藤花瓣拌匀,倒入铺有洁白笼布的笼屉内,摊平约一寸厚,上锅旺火蒸10分钟,待笼头气圆停火出锅掀去笼盖,随即一股清香气浪迅速弥漫开来,真是“酒未入口人先醉”。将蒸好的紫藤花糕挑一块放进碗内,喜甜的撒些绵白糖,吃咸的淋些已调制好的麻油蒜泥辣酱,色、香、味皆美,入口难忘齿留香。
旺盛的消费需求催生野菜交易的繁荣。清晨小镇街道随处可见各色野菜摊点。有位老年妇女在自家门前边做家务边卖野菜甚是有趣。地上铺一小块塑料布,鲜嫩翠绿的马拦头随意堆在上面。马拦头多少钱一斤?她说我没有秤,你想要就抓一堆去。多少钱呢?她说自家采的吃不了,你随便给吧。在一阵和谐的谈笑声中买卖双方成交了。早市不仅卖鲜野菜,还有打理好的便捷菜或是同荤菜配好的盆菜出售。一个卖粉蒸榆树钱的板车前就围了许多人。有的秤好粉蒸榆树钱打包带回家,有的坐在小桌边慢慢品味,还有的捧着小碗,淋浇些蒜泥辣酱站着吃,吃完后撕块餐巾纸抹抹嘴转身走人,像南方人站着吃豆腐脑、北方人站着喝柜台酒一样潇洒。
小镇有一家不大的餐馆还打出“春天野菜宴”的招牌,据说生意很好。我们进去刚落座,店主便送上清茶一杯,茶是滚水冲的,茶叶在汤中上下浮动,汤汁微黄,茶叶碧绿。店主告知这是柳叶茶,又名“明前柳旗枪”,供应时间很短。呷一小口,味微苦,但清香沁人心脾。细看菜单,冷盘、热炒、清炖、红烧皆有野菜,其实也就是平常的鸡鱼肉蛋,同合适的野菜搭配而成,如香椿芽拌豆腐、野蒜炒肉丝、蒲根烧蹄筋等等。主食也同样离不开野菜,如槐花窝窝头、粉蒸桃花糕、野茴香水饺、椿芽凉拌面等等。春天的野菜是美味,经过加工成为味美的艺术品,淮北人真的棋高一着,着实会吃。
在那穷困年代,淮北人家为了度命曾尝尽百草,如今时政清明,快步奔小康了,淮北人尽情地将这些野生百草作为纯绿色食品捧上餐桌,岂能不浪漫一回。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