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0 00:00:00 作者:韦志宝 来源:今日高邮
“如梦”,是我最难忘的网友。这么多年来,我之所以能够记住她,是因为她的真诚、她的善良、她的坚强。
我想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可是她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如同这QQ号。她说得很现实,其实“如梦”不就是她的名字吗?!
认识“如梦”很偶然。2003年,我在扬州上函授大学期间,晚上没有事情可做,同室好友小张想拉着我去网吧聊天,然而,我对聊天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也觉得新鲜,于是也就欣然前往。小张帮我申请了QQ号,取名为“人生如梦”,我在急切地寻找网友,在众多的昵称中,竟然没有一个我所看中的,突然产生寻找一个同名网友聊聊的念头,于是就搜索“如梦”,“如梦”从虚拟的网络里出现在我的面前,在众多的“如梦”中,我选择了她。
“如梦”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她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城市,工作在民营企业。
她告诉我,人生有两大遗憾:一是生病,一是失去自由。诚然,生病是自己所无法改变的,就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是无法选择的,只能听天由命。而自由则是自己决定的,当我们需要绝对自由的时候,或许就能失去自由。我们需要以平常心对待自由,在一定的空间内享受自由,超越了这个空间,会适得其反。
然而,命运和她开了个很大的玩笑,她生病了,她别无选择。面对死亡的威胁,她曾一度消沉,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的丈夫挽救了她,在她生病期间,自始至终地守候在她的身边,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词汇叫“不抛弃、不放弃”,给她以精神安慰,使她在极端失望的时候,滋长了强烈的生存欲望。长期吃药,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每当自己承受不了巨大痛苦的时候,呵护她的丈夫便成为她的唯一精神支柱,想到家庭的完整,想到将来美好的生活,“如梦”变得坚强起来, 始终保持乐观,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乐观,使她走出了死亡的阴影,成为坚强的女性。
“如梦”患病是不幸的,但她的生活却非常幸福。“如梦”的幸福,完全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改变着家庭,让我信服,使我敬仰。
“如梦”姊妹3个,她最小,父母亲很喜欢她,在不算优越的环境里,却养成了孤僻和任性的习惯,平时言语不多,性格比较内向,由于自己天资聪明,高中毕业后,到一家工厂从事营销工作,期间,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受到世俗的影响,她和丈夫的结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梦”认准了他,谁也没有办法去改变,于是,在亲人的一片反对声中,他们结合了。
婚后的“如梦”并不甘于营销这一枯燥且又不适合内向型女孩子的职业,于是,她平生第一次主动想改变一下自己,选择了比营销还要复杂的化学工程设计工作。刚介入就拼命地学习业务知识,参加了一所工程学院的函授,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如梦”成为化学工程设计的行家里手。然而,她所在的那家企业破产了,“如梦”第一次尝到了失去工作的滋味。
没有了工作便没有了收入,没有收入就难以维持生计,从此“如梦”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她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如梦”凭借她那张专业证书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很快就受聘于一家私营企业,担任工程管理员。正当她工作十分顺利且得心应手的时候,她生病了。为了不连累那家私企,她毅然先辞掉那份工资收入丰厚的工作,然后专心治病。
治病的时间是漫长的,也是十分痛苦的,“如梦”毕竟挺了过来。她的身体恢复得如此之快,连医生都不敢想象。她说首先得感谢父母给了她良好的体质作为基础,其次,得感谢自己朝夕相处的丈夫,是他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她需要报答他们,于是,她通过中介机构,在一家民营企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收入可观。她说,只要工作一天,她就会奋斗一天,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梦”的行为深深地感染着我,在她面前,我始终觉得自己渺小而脆弱。
她说她的“如梦”与我的“人生如梦”,尽管网名相似,但其内涵不一样,她的“如梦”是积极向上、十分乐观的,而并不是我所代表的悲观与低调。她愿意帮助我,并决心通过她来改变我,她那种充满自信的样子,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她也能改变我?
事实上,她真的在改变着我,使我从茫然中、恍惚中走出来……没有了自卑,没有了脆弱,成为一个自信的、坚强的人。
呵呵,网友“如梦”,如梦网友。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