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有理有据 有情有度

2011-04-25 00:00:00    作者:朱延庆    来源:今日高邮

——读《王磐作品评析》

汪曾祺先生在一九九O年六月第二期《中国文化》上刊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写道:“我的家乡,宋代出了个大词人秦观,明代出了个散曲家王磐。”他“对王西楼很感兴趣”。读了我寄给他的《野菜谱》后,“不得不想到多年来人们不爱用的一个词儿:人民性。”“觉得对王西楼的评价应该调高一些,这不是因为我是高邮人。”汪曾祺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王磐(公元1470年-1530年),江苏高邮人,字鸿渐,生于富室,独厌绮丽之句,雅好古文词,家于城西有楼三楹,因号西楼。日与名流谈咏其间,风生云涌,听者心醉,寄兴于烟云水月之处,洋洋焉不知老之将至。与金陵陈大声并为南北曲之冠,极富时誉。其女嫁词人张纟延    ,“王西楼嫁女儿——话(画)多银子少”的歇后语流传至今。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一直作为中学语文教材至今,一般人都会记得:“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有《西楼乐府》《西楼诗存》《野菜谱》传世。

要“调高”对王磐的评价,必须有一本全面介绍、评析他的文集。王磐去世后,一直没有人做这项工作,而蒋成忠先生做了。他一边办工厂,一边写《王磐作品评析》(以下简称《评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二十余万字的专著写成了。读后感到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评析》是目前关于王磐的曲、诗的最完整的辑集,也是目前第一本全面介绍王磐及其作品的评著。成忠多方搜得西楼散曲的套数9首,小令65阕。大概因为西楼的曲名太大,人们不大注意他的诗作了,成忠竭力查找,仅得诗15首(其中一句为逸句),不易。成忠又集得《野菜谱》(有野菜120种),亦不易。这是人们了解、探究、评价王磐的重要资源与基础,相信人们认真读后对王磐的评价会自然“调高”的。

第二,《评析》集校、评、析于一炉,力求有理有据,有情有度。

校勘是一门学问,必须有小学、训诂、文献、版本等多方面的学术基础,对书籍的不同原本和相关资料加以对比,审订原文的正误真伪。《评析》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做了一些校订工作,并尽可能恢复原作的真貌。《南吕·一枝花·村居》中有一句“能飞的白鸟,快奔的月兔”,民国十年任中敏依据嘉靖辛亥张守中刻本,“月兔”作“乌兔”。王鹤《古代诗词咏高邮》改成“月兔”。《评析》认为改得对,并从套数的曲律方面加以论证,有说服力。可惜,参考的资料少了,否则校订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好。

《评析》对《南吕·一枝花·久雪》的评论、解析,能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指出该曲是自然景象与社会状况的巧妙结合,且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王磐笔下的大雪是阉宦、贪官污吏及一切邪恶势力的象征。“攘攘皑皑,须倒把乾坤碍,分明将造化埋。”“这是天上飞来的冷祸胎,遍地下生灾。”王磐坚信:“有一日赫威威太阳真正当头晒”,“千万座冰山一时坏”,“依旧晴光瑞烟霭”。《评析》赞道,“此曲令人耳目一新”,“乐观高昂的情调实不易得”,“令人振奋”,真是情不自禁。

《评析》对王磐的15首诗逐首剖析。王磐的诗“中和审美,神思灵动”,“意奇语工,意语兼茂,轻重徐疾并顾”。《琼花观》中“安得司花人不老,朝来骑鹤暮骖鸾”的奇想是有诗意的。《老人灯》讽刺明代“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语意双关,颇见机敏与功力。然诗人受其“涉足未远”“位卑时窘”“诗存数微”的局限,很难对王磐的诗进行较全面的公允的评价。

《评析》对用歌谣体写成的《野菜谱》竭力推崇。《野菜谱》继承了《诗经》的艺术创作传统,得其创作思想之精髓,而且语言更为直白,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不仄互押,极为自由,铿锵上口,用典熨贴。《野菜谱》选写了高邮一带120种常见野菜,配以插图,以供灾民救荒、救饥、救命,行文中咏物、抒情、明志糅合,多层面揭示了灾荒的原因,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对穷苦者寄予深深的同情,对苛政者的痛恨溢于言表。《凤仙花》《马兰草》《猫耳朵》《老鹳筋》《江荠》《油灼灼》《抱娘蒿》等都是令人心酸落泪不忍卒读的歌谣,且朗朗上口,“俗里藏雅,俗不伤雅”。

《评析》研究、考证出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六回中,写唐僧师徒吃的四十样的野菜,照抄了《野菜谱》中的四十种野菜。吴比王小30岁,淮安离高邮一百多里,吴承恩何不信手抄来。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多处用《野菜谱》的原文及注。

明代姚可成《食物本草》是专言何物养生、何物戕生的一本书,共二十二卷,李时珍作序,《野菜谱》全文载其中,曰《救荒野谱》。从上可见《野菜谱》影响之深广。

《评析》的作者笔端常带情感,当褒则褒,当贬则贬,实事求是,较好地把握了批评尺度。

《评析》对王磐的研究还有所新发现。一是,明代同期,山东济南府有王田者,字舜耕,亦号西楼,亦写散曲,亦工绘画。明“后七子”王世贞误将王田与王磐混为一人。任中敏对此已纠正,《评析》以确凿证据重申此事,告人不能再以讹传讹。二是,一些史家将王磐与金陵的陈大声定为“南曲之冠”。成忠熟谙曲律,王磐的散曲都属北曲,用北宫调,遵中原音韵,并非南曲,切不可再以讹传讹。

《评析》作者在该书的扉页上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秦邮敬爱的父老乡亲们。”王磐是秦邮的乡贤,其作品是秦邮乃至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这体现了作者对家乡、对家乡文化、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深情。

优秀文化可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王磐的作品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样的“宝”亮出来让大家看看,人们定会从中汲取多多的启示和教益;而《评析》作者蒋成忠先生的辛劳,功不可没。

至今未能见到王磐的词与画,能见到吗?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