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记忆老庄

2011-02-15 00:00:00    作者:凌生霞    来源:今日高邮

记忆中老家的旧址不是在小镇,而是在离小镇很远的老庄,老庄只零星地住着几户人家,房屋没有规则地分散在一处高墩之上。每户门前屋后的树很多,每到盛夏,茂密的树叶像遮阳伞遮住了毒辣的太阳,低矮的房屋全掩盖在绿树浓荫之中,置身其中,阴凉阴凉的,感觉不到酷夏的炙热。到了深冬,树叶落尽,只剩光秃秃的树枝,一如手臂伸展在空中,似在替我们遮蔽着什么。老庄西面是一片广袤的原野,常年有两种色调交换更替,绿油油金灿灿的麦子与水稻,当然到盛夏时节,一支万蛙齐鸣的盛大音乐团,铆足了劲儿欢快地演奏,那展现的是古人所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盛景。

一条老河环绕着庄子大半周,河道有宽有窄,潺潺的流水缓缓流淌,一波接一波向前漾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河面滋生了野生菱盘,一小簇一小簇的菱盘点缀于河面之上,隐约可见是被一根根瘦小的、淡青色茎脉支撑着。微风掠过,菱盘摇曳,茎脉荡漾,宛若水底顽劣的生灵在放风筝。菱角成熟之际,菱叶丰满盈润,密密匝匝的挤满了河面,且菱叶四周微微翘起,大概想炫耀藏于底下饱满的菱角。偶尔猛然发现有与碧绿的菱叶浑然一体的青蛙,蹲坐于菱盘之上,一动不动,像在小憩,可转眼之间却冷不丁跃入水中,猛蹬四脚划向水的深处。菱角收获季节,胆大的二姐就坐在自家的澡盆中,双手做桨,悠悠地划着去采摘,澡盆似一只灵巧纤细的木船,所到之处自然就有一条拨开的水道,缓缓向前,随着采摘的菱角越来越多,重量堆积一头,澡盆的另一头已高高翘起,随时都有可能沉于水中,这时二姐便小心翼翼地划向岸边,早已抱着竹篮等候的我便帮忙将菱角一一拾入……如此几次三番,采摘过的河道霎时像耕耘过的田野显露出黑色的清新的泥土一样,一道一道的新气象,菱叶不再满满地覆盖,水面重见了天日,在阳光的普照下折射出粼粼波光。

老庄的最东面是周奶奶家,从她家的院落亭角依稀可辨出以前家道的富足兴旺,院外一棵长了几十年的牙枣树笔直地矗立于苍穹中,像一位年迈的长者俯视着老庄的一举一动。牙枣成熟时节,为防一些馋嘴的小孩儿偷摘,牙枣树四周放置了刺人的刺槐,横七竖八摆放的刺槐充当了牙枣树的贴身护卫,让馋猫们只能远远地望枣兴叹。但也有大赦天下的时候,就是周奶奶要叫这帮馋嘴猫帮她捶背,捶背后的奖励是她移开刺槐,用一根长长的竹竿使劲地敲打着成熟挂于枝头的牙枣,红红的牙枣像做自由体操一样自空中落下,在一瞬间便被一帮馋嘴的猫儿兴奋地抢拾,得这样好处的自然少不了我,我忙不迭地装入口袋或者干脆塞入口中,在那没啥零食的年代,甜甜的枣儿对于我们这些小猫儿是一大诱惑呢。周奶奶家的老屋是祖传下来的,最西面一间充满了神秘及恐怖,据说常有狐仙鬼怪的在那聚会,其实那是周奶奶编出来吓唬人的,那间摆放着她们家一些不知从哪买的或者完全就是祖传的浑圆的大木头,她怕有人去偷吧?不过因为长年没人走进那间屋子,里面自然而然地便成了蛇、黄鼠狼、老鼠们共舞的乐土,即使没有狐仙鬼怪,有了这些也是可怕之极了。

老庄老河的对岸是一条环绕老河的大圩,春天的时候大圩上爬满了藤蔓,顽强地长着一些自生自灭的植物。有一种尖尖的从土里钻出,类似竹笋样的叫芦竹,长壮后青青的并有芦苇的花絮,砍下可编作篱笆的材料。远嫁浙江的老姨有年春天带我的姨哥回来探亲,姨哥在老庄四处玩耍时发现了刚冒出尖尖的芦竹,他误以为是竹笋,说是挖了可以炒着吃,我当时也不懂,便随着姨哥寻宝般地拼命挖取,当我们狼狈不堪将满满一篮抬回家准备接受大人们的犒劳时,老姨却大笑姨哥是个傻小子,连竹笋与芦竹都分不清,竹笋内部是实的,而芦竹却是空的,说完还拿出带过来的新鲜竹笋做比较,我们顿时红了脸。

后来老庄搬迁,我们就住到了现在老家的位置,它的旧址已无从寻觅,但老庄却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一经想来恍若昨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