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一碗面条的故乡

2011-02-15 00:00:00    作者:周荣池    来源:今日高邮

食物也是有故乡的,比如一碗面条。

高邮城里有许多家面店,它们普通得像是某个人家的厨房,在大街小巷的角落里,散发出亲切随和的味道。这种普通也是一种特色,是特定的水土、手艺、习惯在时间的打磨中慢慢地形成的。走过许多地方,吃过很多种风味独特的面食,都找不到这独特的味道。其实,面条的吃法是风味各异的,并不见得哪一种做法就一定有其什么过人之处,而是食客的一种心理认同。自己生活里的做法在食物本身的味道之外还有一种情愫,这就是一个人的乡情。因此,一碗面条也是有自己的故乡的。

我在小城里吃过很多家面店,虽然其味道略有差异但都是可以归纳到一种风味之中的。这就好像是街上那些穿着各异的人们,一张口说着相同的方言,亲切感就油然而生了。一碗面条在我们的城市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不是一件大事,却又是保暖生活的实事。

一种食物能不能离开故乡,在他乡找到一个落脚点——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问题。那天萧竹兄和我去吃他夸赞了很久的镇江锅盖面,味道的确不错。一招鲜吃遍天,既然已经是一种品牌,自然就有他的拿手好戏。而我想说的却不只在面,更在于这碗面是来自异乡。主人操着镇江口音,也并不难懂。一个异乡人的口音要进入本土的方言,需要一种勇气和耐力,这就像他的面条要在满大街都是面店的小城里能够站稳脚跟,就不仅仅是“一招鲜”的问题了。这就需要主人首先有在这里生活下去的决心,然后有慢慢融入这里生活的从容,这样他做的食物才能够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得到小城生活的认可,并慢慢地成为大家的心理认同。

面条在小城里不同于其他流行的吃食,那些洋快餐只有使出浑身解数表现自身的特色,因为那些食物并不见得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早上一碗面却绝对是温暖小城一天开始的重要环节,看看街上那些端着面条的食客,那些悠然自得的人们,他们站的不是一个买卖的地方,而却是熟悉的自家餐厅。所以一碗面对于小城的重要性不是什么华丽店铺就能做到的,因为一家面店首先得有一种普通而从容的气质,一种平淡而认真的态度。

我认真地吃了很长时间镇江锅盖面。在果腹充饥的同时,我更是在与一爿店面及其主人相处。渐渐地我们熟悉起来,他在生意闲暇的时候告诉我自己来这里多少年了,自己的女儿在城里的某一所学校教书,他将在大年三十返乡过年等等。走的时候,他又会在忙碌中招呼一声,就好像是很熟悉的朋友一般。

一个人可以在他乡找到故乡,一碗面条也可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