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5 00:00:00 作者:朱德金 来源:今日高邮
2014年已成为过去。在忙于各项总结的同时,我也在仔细地品味着这一年所经历的生活。
这一年,女儿参加高考并被录取到南京的一所大学。从这一年起,我和妻子就正式过起了“空巢老人”的生活。我本以为生活会悠闲起来,但对孩子的牵挂仍始终占据着我的心。
之前,孩子一直是我生活的中心,我一直盼望孩子能早点长大。孩子小时候夜间常哭闹,我就想,等她上学了我就能睡个安稳觉;等她上了学,我又想,什么时候不要我接送就好了;一转眼六年过去了,我开始想,什么时候不要我们陪伴就好了;等到孩子读了高中,我才真正知道做高中生父母的不易:每天都要起早带晚,几乎全年无休息日,还要不停地被孩子的成绩所折磨。我安慰自己,等到孩子外出读大学就该彻底解放了。
现在孩子去了南京,一如以前,我的想法仍没能实现,孩子仍占据着我的生活中心。我每天早中晚都要翻看女儿的空间,看她又说了些什么;天冷了,和妻子交流要不要打电话给她,提醒她多穿点衣服;看到她的各种活动、表情,都会当作重大新闻向妻子发布。这种高度的关心已深入到我的血液中,无时无刻不笼罩着我。我此时才明白,孩子将是我一生的牵挂,而我的父母何尝不是如此牵挂我呢!
这一年,我参加了大学毕业二十周年聚会。8月8日,我和各地的同学一起相约回到了母校。印象中青春年少、腼腆羞涩的大姑娘小伙子,再见时都已被盖上了中年的印戳:无论是体态、面容,还是眼神、心境。当年大家带着相同的身份奔赴各地,再相聚却有了天壤之别,有局长处长,有教授研究员,有特级教师,还有商界翘楚、报界精英,此时我才知道自己的努力多么不够。
这一次聚会尤其让我难忘的是第二天,我们同学一行50余人乘坐“名城一号”游轮,从扬州出发,在饱览运河旖旎风光后来到高邮——我的家乡游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陪着同学们参观邮城风光。犹记得,当日午后烟雨迷蒙,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游盂城古驿晓高邮历史,攀镇国寺塔观高邮湖浩瀚风光,登文游台谒先贤秦观读书台。大家的欢声笑语,让人感到时光仿佛又回到二十多年前,我又看到了大家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样子。
在相聚的这几天里,大家身上所有的光环、职务都暂时褪去,彼此又都贴上了同一身份标签——90级同学。四年的同窗经历,使大家有了说不尽的话题;四年的同窗之情,更像一颗种子,只要有机会就能萌芽成长。2011年我曾出差到连云港,想到一位在赣榆的同学,便用刚办的手机号码拨通了对方电话,在我喊了他的名字后,对方沉吟半刻便准确地报出了我的姓名,那一刻我真的很激动,同学的音容笑貌就这样被彼此永远珍藏在了心底。
这一年,我乔迁新居。几年前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我在城东购置了一套住宅,考虑到孩子上学的距离较远,就一直没有搬迁。直到前年,新居才完成了装修,我计划等女儿高考后再住过去。谁知女儿看了装修后的新居,被深深地吸引了,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我们便在去年春节后搬入了新居。
对比老房子,这里宽敞明亮阳光好,生活用品更新换代一次完成,小区物业服务贴心到位让人有安全感,尽管离女儿的学校远了点,却由于我全程接送,花在路上的时间并未增加多少。可以说住在这里,确实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我心底却觉得有一丝的失落。
我在老房子里住了15年,熟悉那里的左邻右舍,熟悉那里的环境,熟悉老房子的一切。搬迁后,有好几次听到窗外的说话声,我都以为还是住在老房子那边,恍惚那声音就是隔壁吴大妈的。那里还有一棵大香樟树,我还记得它刚移栽过来时的模样,15年的时间,它长大了长高了,长得枝繁叶茂盖住了整个的路面,枝叶伸到了三楼住户的窗边,前年的一场大雪,还把它的一根枝条给压断了,今后再也难得见它一面了。再也回不去了,每当我想到那所老房子,一丝不舍的心情便油然而生!
在已经离去的2014年底,我反复品味着这一年的生活,信手撷取了几朵生活的浪花,尽管它们挽留不住时光,却能见证我的真情。
再见了2014!您好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