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3 00:00:00 作者:高晓春 来源:今日高邮
在“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时节,我踏上了京杭大运河畔镇国寺这方净土。
穿过普渡桥,在天王殿前矗立着乳白色的近20米高的观世音巨雕,观音手拈莲花,慈眉善目地立于莲花宝座上,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巨雕上有石碑,记载了巨雕于2005年6月建造成功的经过。来此烧香的人摩肩接踵,善男信女们在此求神问卜,他们一步一叩首地手持香火,可能是各怀心机,有人仰望苍穹,有人俯首伏地,还有人双手合掌,翕动嘴唇,念着阿弥陀佛。我想,香客们不外乎祈福禄功名,求财运亨通之类,方才人人面色凝重,个个动作虔诚的。
从天王殿下向北走,视野变得开阔了,镇国寺的院落中,设立了东边钟楼,西边鼓楼,是僧人从早到晚的工作场所。他们在此茹素吃斋,讲经说佛,弘扬佛法,普渡众生。散缀的罗汉松、红松以及五针松长势青葱,感觉幽静森严。在东西两侧的罗汉堂里,陈设着800位各具形态的罗汉,栩栩如生的勒刻看上去让人有些惊悚战栗,我被眼前这些了断烦恼、超出三界轮回、应受人天供养的尊者所深深地折服。
拾级而上,走过甬道,进入大雄宝殿,这里与其他寺庙的大雄宝殿陈设差不多。早年去过扬州大明寺、镇江金山寺和杭州灵隐寺,曾听导游讲解过,大雄宝殿是佛寺供奉佛祖的大殿。目不暇接地浏览四周,猛然,一副二十二个字的楹联却让我内心震撼,上联是:法传千古普渡众生证菩提。下联是:教演三千广摄万类登觉路。我腹笥贫瘠,对佛的知识也不甚了了,原来佛法是教育世人拥有觉悟的智慧,早日脱离欲望苦海,开悟觉醒的快乐人生啊!望着这字字千钧的楹联,我对佛教又多了一份敬仰!
带着翻滚的思绪走出宝殿门,有着“南方大雁塔”美誉的唐镇国寺塔尽收眼底,塔为七层四面,青砖砌成,古朴端庄。塔顶青铜铸造的葫芦刻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字样,典雅壮观。这座为唐僖宗的弟弟举直禅师而建造,用来珍藏舍利和经卷的古塔,虽历经战火,但仍保持“唐骨明表”,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诉说大运河的沧桑历史。
缓步告别这方净土,乘船返回。此时料峭的风渐大了,吹乱了我的发际,驻足船梢,向西北凝望,乳白色观世音巨雕和饱经沧桑的唐塔像两块巨大的浮玉镶嵌在运河中央,前者像一位温润慈善的女子,后者则像一位历经风雨的老者,一老一少在日日夜夜地守护着运河两岸人民的安宁。这给古老的运河蒙上一层曼妙的面纱,也给镇国寺这方净土增添了别样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