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跪乳反哺

2015-04-03 00:00:00    作者:戎 平    来源:今日高邮

——读张荣权散文集《故乡的表情》

春节前,我市剧作家、散文家张荣权推出第二本散文集《故乡的表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版),扬州文联主席刘俊,高邮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张秋红为其作序。

张荣权,笔名木木,苏州大学中文专业毕业,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高邮文联《珠湖》执行主编,2008年从事戏剧创作,作品《淮海悲歌》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华奖”银奖;《爱在天地间》《白色陷阱》获扬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和新作编剧奖。

戏剧创作之外,张荣权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散文、小说80万字,见诸《解放日报》《文学报》《雨花》《青春》《边疆文学》等报刊,从中精选48篇散文分“云水家园”“梦里故乡”“细说人性”三辑合为散文集《故乡的表情》。张荣权从小在古镇临泽长大。因之,他的语言纯朴、纯净和精练,透出一种对乡村生活和国家的感恩与人性之美。《身在异国,心系故土》《云水深处是吾乡》《大淖河静静地流》《一个懂得跪乳反哺的人》4篇,散文家用若干细节、艺术元素赞美家乡高邮城乡发生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云水深处是吾乡》是一篇充满诗性和抒情的精短散文,记述云丝雨丝中的高邮湖和水乡高邮的自然景观,引得陆文夫铁凝王安忆贾平凹毕飞宇叶兆言前来踏青著文;《身在异国,心系故土》是一篇书信体散文,文章借鉴郁达夫的散文长处,讲述缅甸侨民常汉华的“爱情故事”,水乡高邮周巷农民将他留在故乡失去母亲的女儿哺育成苏州大学毕业生、《解放日报》副刊编辑。《一个懂得跪乳反哺的人》,讲叙波司登羽绒制衣集团公司老总“诚实纳税”的事,展现其履行一个大型民营企业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

细读张荣权的散文,发现来自水乡小镇的作家本人也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他用细腻、精凝和纯净的文字,歌颂家乡社会底层普通的手艺人、农妇,用他们的朴实的生活故事净化世道人心和引导他人向善。长篇散文《乡村工匠素描》是一篇深受多层次读者喜欢的散文佳作,文中,张荣权采用朴素和简洁的语境描写古镇临泽的弹(棉)花匠、纸扎匠、花匠、茅匠、篾匠、剃头匠、木匠、补锅匠、漆匠、鞋匠、铁匠、铜匠、瓦匠、银匠等十余种手艺人群体,让人们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张荣权的散文充满对劳动的尊敬和敬畏,而对个别品行不端的“小官”,则用犀利和富有幽默感的语言进行抨击。散文《迟早》《怎么回事》篇幅虽短,却充满了无情的批判主义精神。《迟早》里“小张”没有背景和关系,从小张干到四十多岁、白发丛生的老张同志仍在一任任局长哄骗下干得累死累活得不到提拔,“小张”是一幅肖像,也是一种小城文化现象;《怎么回事》中,农妇把节假日下来贪占基层干部便宜的上司“看小”,视“花钱送礼提拔为粪土”,朴素的情怀令人感动,显示盎然的春意和正能量。散文警示民智民心不可欺,若现实中的“小张们”看破窗户纸,幽默哄部下的局长“说自己水平低文稿材料写不好受累的还是局长”,弄不好受上级训斥甚至丢乌纱;遇现实版“农妇”,拿部下用一个月工资买的乡村鱼塘钓的家养鱼和土鸡、草鸡蛋和有机米的上司会感脸红和羞愧。张荣权用朴实、秀美的美文提升人的灵魂和道德价值,表达对小张、农妇的同情和崇敬,这是张荣权散文的艺术价值。他用艺术悄悄洗涤人们心灵深处的污垢与尘土,滋养人性之善,这是最好的感恩与回报。

最有意思的,第三辑“细说人生”《小镇来了个大美女》《有“仙”不寂寞》等4篇长篇散文,在文学刊物以小说名义发表时,作品除人名虚构,故事、情节和细节都是真实的,属于非虚构散文,像汪老当年写《受戒》,有说散文,有说士大夫式小说,进入现代社会小说与散文没有严格的界线,关键是张荣权写出了艺术中人性的甘美和幽默、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诗境。张荣权说得好:我在这块土地生长,是大地母亲滋养了我,跪乳反哺,该为她写些文字。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