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迟来的《入学通知书》

2015-06-08 00:00:00    作者:施正荣    来源:今日高邮

那一年,离开学仅有一天了,他还没有收到高中《入学通知书》,他盼望着,他明白,因为家庭出身的关系,他可能没有读高中的机会了。

他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优秀,一直担任班干部,给同学们的第一印象是酷酷的。初中毕业后,他默默无闻地回生产队参加生产劳动,他是生产队男女社员最喜欢的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小伙子,无论挑、踩、栽、割,还是堆草、扬锨、耕田、耙地,他都干得得心应手。出民工时,他被全大队民工推荐做政工工作和卫生保健工作。那一年推荐上高中,前提条件是贫下中农子女,凡是贫下中农子女,学习成绩再差都可以被录取。生产队的其他几位初中同学都拿到了高中《入学通知书》,唯独他却一直盼望着,直到开学的前一天他仍在盼望。在那轰轰烈烈的年代,成分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一切。尽管学习成绩再好,尽管参加生产劳动再能吃苦,尽管在小青年中出类拔萃,“成分”的围墙却挡住了他的理想。

我和他既是同学又是朋友,有一天他到我家问我:“你拿到《入学通知书》了吧?”我说:“老师已经送来好多天了,不信拿给你看。”他说:“我不想看。”我问他:“难道你没有拿到吗?”他惆怅地说:“我是没有指望了,只能一辈子修地球了。”我劝他:“你不要急,也许通知书是分批送的。”他说:“这不可能,已经快要开学了,哪有开学后送通知书的。”我说:“上不上高中无所谓,知识青年还下放劳动呢,何况我们这些人。凭你的聪明才智,将来肯定比我们有出息,我是自愧不如,对上学不感兴趣。”他说:“知识是无穷尽的,给你的机会一定要珍惜。”我说:“如果有这个可能,我情愿将高中让给你上。”他说:“谢谢你的好意,你是属于‘心红根正’的那类人,说不定还有上大学的机会呢。”我问他:“你为什么劳动那么卖力,我们都是同龄人,你哪有那么多使不完的劲?”他说:“我没有你们幸运,只有用劳动来消磨时光,用劳动来磨练自己,用劳动来发泄心中的郁闷。白天参加生产劳动,晚上看书,有时看到深夜。”“你看些什么书?”“这些不能告诉你。”后来我才知道,他看的是那个年代的“禁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烈火金钢》《红楼梦》《三家巷》等,这些书是下放的女知青偷偷送给他看的,他还看了不少中医药书籍。他承认,曾经有下放的女知青特别关心他,可他却无动于衷。他说,下放的知识青年最终是要上城去的,自己是种田人,不能影响人家的前途。他非常羡慕我们拿到了高中《入学通知书》。我劝他:“不管你自身条件如何,只要你牢记心中的理想,微笑面对生活,一切皆有可能。勤奋刻苦会创造生命的奇迹,只要你去做,你就是你的奇迹。”他说:“再远大的理想,在这个‘造反有理’的年代是不可能实现的。”我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舞台,即使再卑微的生命,也有染绿大地的魅力,那看似不起眼的小草,也有它辽阔的空间和舞台。”他说:“是的,人生的舞台确实辽阔,辽阔得一望无垠,碧海蓝天,但谁能摆脱唯成分论的精神枷锁呢?”我说:“我们总会捡拾到许许多多的温暖,祝愿你有勇气、有力量度过艰难黯淡的境遇!”

学校开学的前一天,他带着失望的心情,背着粪筐和生产队的几位社员到赤岸大圩民工工地去拾粪,拾粪是个既脏又苦又累的劳动,他想在艰辛的劳动中冲淡积淀在脑海里的梦想。太阳西斜时,他们各人拾了满满两筐粪,挑着往回赶,其他人都是一路号子声,唯有他一声不吭。他们累了就在路边休息一会儿,其他人休息时谈笑风生,而他却独自一人坐在一旁沉思。傍晚,当他们小憩后站起身来,准备继续往家赶时,无意中,有一个过路的人走到他们面前,问他们:“到勤丰丁庄怎么走?”其中一个社员指了指不远处的村庄答道:“前面那几个村庄就是。”路人“哦”了一声,又问:“你们知道马荣住在哪个庄子上吗?”又一位社员答道:“前面一个村庄过去,第二个村庄就是。”这位社员反问道:“你找马荣有什么事?”路人答道:“送《入学通知书》。”这位社员莫名其妙地又问:“什么《入学通知书》?”那人答道:“高中《入学通知书》。”这位社员指了指前面的马荣说:“他就是马荣。”随即拉了马荣一下说:“人家送《入学通知书》给你呢。”正在沉思中的他猛然一惊,语无伦次地说:“什么《入学通知书》?”那人说:“我是中学教师,送给你高中《入学通知书》,明天就开学了,校长特别关照我,今天一定要将通知书送交给你,你回去好好准备,明天准时到学校报到上课。”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人世间哪有这么美妙的巧合,哪有这么称心的好事,来得太突然了。事实就在眼前,他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连连点着头.双手接过梦寐以求的迟来的高中《入学通知书》。他的梦想实现了,疲惫和无助顿时消失,虽然已是傍晚,看得出,他的心中仿佛升起了黎明的曙光……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