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我为书狂

2015-06-11 00:00:00    作者:孙靓    来源:今日高邮

“多读书,读好书”是自古以来奉行的一句读书名言,也曾质疑到底为何读书,怎样算一本好书?为了知识、涵养和乐趣而读书,能乐在其中的便是好书。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和“涵养”这样的概念,并且认识到自己对此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增进知识、提升涵养的途径,而书便成为其终生的伴侣。

我为书狂。

回想起童年,我也不懂怎样选择一本好书来读,更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从没意识到读书对我有什么意义,看不出门道就当看热闹。父亲教诲:“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这句话一直徜徉在心底不知其所以然。直到长大成人,开始摘录感同身受的美句、美段,时而信笔拈来一些小文,整个人都很阳光,顿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感,那一刻我了然父亲话语之深意,阅读之旅愈加狂热。书籍的陪伴,成为我饥饿时享受的丰盛晚餐,寂寞时陪伴的良师益友,在享受乐趣中提升个人涵养。

我为求知而读书。多少个奋斗的日夜,徜徉在自己的书屋里,不停地调换要看的书,为的就是要争取考到好成绩。殊不知,这个过程开始时是那么被动,为了拿一张满意的试卷、为了拿一张骄人的文凭,这仅仅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途径,很具有功利性,是读书最表层的目的。现如今的学子更是躁动不安,难以凝神开启阅读旅程,为了成绩在慌乱中读书。然而追其源头,学习是为何呢,优异的成绩还是知识的获取?二者是存在因果关系的,前者是奠定在后者基础之上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虽然有时身心疲惫,但当收获某一知识时,那种幸福之感溢于言表。渐渐地,读书于我而言,变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每天不自觉地看看不同的书籍,感受书虫的文化气息,熏得一身书生意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真正的读书人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这种境界就是让我们抛开功利性,所学的一切,不要只想着实用,而要提升修养。很感谢父母给予我近乎二十余年的读书机会,让我可以在阅读中提升涵养,虽不至满腹经纶,但也略会“之乎者也”。回首往事,最难忘记的是同学推荐我读苏童的《河流的秘密》,“记忆碎片”记录他童年生活、南方记忆;“文字生涯”收录作家的创作感想、阅读所得;“生活传奇”描摹市井俚俗、人生百态。我再也不是那个捧着一本书翻不过几页的女孩,整学期都浸泡在图书馆里,反复咀嚼苏童作品留给读者的提升空间。“要闭馆了,快回去吧。”我挥舞着手臂,“等等,马上,再等一下就好。”怀揣着那本书,久久不愿离去。对书爱不释手,“书香涵养文化,读书提升修养”这才是我们读书所追求的境界。

读书至乐无所求。高手的读书境界不是为了求什么,只是简单地享受沉浸在书中的乐趣罢了。我不敢高谈阔论自己是读书高手,但至少我在读书中享受乐趣,陶醉在书香气息中,为书痴狂。稍有闲适,我便做一个慵懒的女孩,将自己“拘禁”在那独属于我的天堂,饱尝群书带来的阳光与欢乐。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读出乐趣,读出享受,读出见解。

请放慢脚步,仔细斟酌群书中的美,“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每一本书在不同阶段赏读,都有异样风采。读书足以长才,足以怡情,在浩瀚的书海中,我为书而痴,为书而狂!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