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调皮不乏可爱

2015-06-11 00:00:00    作者:姚正安    来源:今日高邮

在孔子有姓名可考的弟子里,宰予可能是最调皮的一个。他居然大白天睡觉(是早晨赖床还是午睡过头,不得而知),这是孔老夫子不能谅解的,他老人家周游列国、不辍于学,勤奋得了得,而且他的弟子里也有勤学的典范,就是那个二十九岁就满头白发、四十一岁早逝的颜回。孔子因此骂宰予是“朽木”,是“粪土之墙”。《论语》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至于有没有因此对宰予采取什么惩罚措施,如停课检查、罚站、叫家长等等,史书未有记载。但我想,那也不过是老夫子一气之下所言,断不会有过激行为,因为毕竟宰予年龄太小了,少孔子二十九岁。何况,还有名家解释,孔子的所谓“恶骂”,不过是说给其他弟子听的,实为宰予掩饰,因为据说宰予的体质较弱。

年龄小也罢,身体不好也罢,睡个懒觉,还是情有可原的。但有一次宰予调皮得有点过了,他竟然捉弄老师。

有一天,兴许是自修课上,宰予向老师提问,说,如果告诉一位有仁德的人,井里掉进一位有仁德的人,那么,这个人是不是会跟着下去呢?这个问题太突然了,大大出乎孔子的意料,一时间,孔子不知如何回答,只是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你是君子,你可以叫他远远地离开,却不可陷害他,可以用一定的方法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对于宰予此问,孔子认为这不是君子所为,是对仁人的陷害和愚弄。

《论语·雍也》是这样记载的。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在孔子眼里,宰予是自己的学生,时时处处都要进行教育引导,并没有往深里想,否则,何至于一说了之。但有人认为这是宰予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老师您不是主张杀身成仁吗,那么,有仁德的人掉进井里,仁者也应该跟着下去啊。这似乎有点上纲上线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仅仅是年幼者的好奇之问,是调皮捣蛋的表现,而且,宰予所问也是切题的,并不是纯然的恶作剧。

宰予的调皮有点特别,不是在女生身上画个鸟,或是在女老师的讲义夹里放一只蜈蚣,或是在课上玩手机。他的调皮有点知识含量,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因此,其调皮就不乏可爱。

有一天,宰予对孔子说(整部论语没有一次记载,孔子像今天的老师们正经八百地在课堂上讲课的,大多是问答式,我以为,孔子教书是学生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这就是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父母死了,守孝三年,为期太长了。三年时间,对于君子来说,不习礼,礼必废弃,不为乐,乐必荒废。陈谷吃完,新谷登场,打火用的燧木也已经过一个轮回,守孝一年也就可以了。

宰予所说,有理有据,而且上升到礼乐层面,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文化文明层面,蛮有高度的。正因为言之有理,所以,孔子没有充分的理由驳斥,仅仅问,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就吃上等食物,穿带花的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

孔子企图以情感人,诱发宰予的自责心理,谁知道,宰予却直截了当地回答,安。

到了这个份上,孔子也无话可说,但又不愿放弃,因为孔子始终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第一》),对于这个根本问题,孔子不可能放弃,有点软中带硬而又无可奈何地说,你感到安,你就去做吧。不过,君子守孝,三年时间里,吃美味不知道甘美,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也不以为舒适,才不会像你这样干哩。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你就去干好了。

看来,宰予不仅调皮,还有点固执,听了老师这番话,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就离开了。

当着宰予的面,孔子没有批评甚至斥责他,因为孔子主张学生勤学多思,各抒己见。但宰予走后,孔子对此还是做了点评,他老人家认为,宰予是不仁道的。理由是,儿女出生后,一般三年才能完全离开父母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的通则,难道,宰予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的爱护吗?

宰予认为守孝三年,会影响生活,甚至影响礼乐传承。孔子认为守孝三年是回报,是古制使然。应该各有其理,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则故事是孔子与宰予围绕孝进行的一次交流,也是记载比较详实的一次对话。你想想,一个小孩对着这个天大的问题,与老师辩解,是不是很可爱,是不是饶有趣味。

从上面三个故事来看,孔子对宰予是不满意的,在重大问题上,比如仁,比如孝,孔子对宰予的表现是很反感的。但孔子毕竟是孔子,这些并不影响他对宰予的教育,周游列国,一路带着宰予,屡屡让他与多个国家打交道,并且认为宰予的言辞比子贡出色。更不影响孔子对宰予的评价,孔子将其列入孔门十哲之一,言语科列子贡之前。

我由此想到的是,一个老师如何对待不安分的学生,如何对待有个性的学生,如何对待奇思怪想的学生。作为老师,不能用一个尺子衡量学生,应该允许学生有长有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样子,像一个模子里铸出的古币,应该允许有不同性格,不同色彩;不能要求学生在老师圈定的范围内去思去想,应该允许学生有独立的思考,独立的主张。

教师的责任是做表率,作引导,善启发,多激励,以期教育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这方面,孔子不愧为至圣先师,他为老师们做出了样子。如果当初孔子将宰予赶出师门,或者打入冷宫,不闻不问,那么,孔门十哲就少了一哲,《论语》或许就没有这么精彩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