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吴老爷子

2015-06-15 00:00:00    作者:郭德荣    来源:今日高邮

吴老爷子家住马泥河边,十九岁就参加革命了,二十岁时任抗日区政府的武装科长。有一次,他带领游击队员摸到敌占区,砍倒鬼子的一批电线杆,扎成木排,沿马泥河顺流东下,送往后方,恰巧经过他家的大门口,庄上的人都叫他丢两根木头下来,一为家里的破屋换条梁,二为门口的小桥添根桩,而他大手一挥,头也不回地押运木排远去了。当时,几个老年人说:“这小伙手伸得直!”

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进攻解放区,吴老爷子随军“北撤”到盐阜根据地,在警卫连任排长,一次战斗中,右腿被敌人子弹打中,挂了彩,被转到后方医院疗伤。

建国初,吴老爷子伤好后,转业到县城百货公司工作,任秘书股长,后升任经理。公司设在北大街,那里店铺林立,灯红酒绿,令人眼花缭乱。公司门里,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诱得人嘴馋手痒;门外酒肉飘香,美女妖艳,也让人垂涎欲滴。在这花花世界里,吴老爷子便宜不沾,香风不染,手伸得直直的,牙关咬得紧紧的,脚跟站得稳稳的,穿一身灰布军装,仍像一个兵。1956年大鸣大放时,有人奚落他是:“死教条、活死人、土铳子!”老爷子笑笑:“我本是农民,属土,当过兵,也铳,但我活着就要为党为人民干到死!”

后来,组织上保送吴老爷子到省干部文化学校学习三年。毕业时,正遇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为加强农村工作,县委调他到家乡的区委工作,任党委书记。那时农村听不到鸡鸣犬吠,  看不到红花绿草,一片荒寂。吴老爷子上任后,跟一班人强调:“党给我们的任务,是不许饿死一个人!”他一面布置各村组种瓜栽薯,实行生产自救,一面全额发放救济粮,进行紧急度荒。他天天撑着虚弱的身子,拖着条半腿,到各处查生产,看病房。一天晚上,正碰到几个干部用克扣下来的救济粮吃喝,老爷子破口大骂:“你们是活阎王,你们吃的是老百姓的老命呀!”气得掀翻了桌子,砸碎了碗。

吴老爷子掌握着救济粮的大权,而自己家里无米下锅,却一粒不放。老爷子的父亲饿得实在难忍,吃了一盆野菜,结果中毒,脸肿得有铜盆大,不久便去世了。不是他胆小,是无私;也不是他不孝,是赤忠!是光明磊落的人民干部,是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

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定老爷子是走资派,批判他在饥荒年代,鼓励群众栽瓜种菜,走资本主义道路,掀翻过革命群众的桌子,砸碎过贫下中农的饭碗等罪行,他被罢官、戴高帽、挂黑牌示众。面对乌烟瘴气,老爷子却很坦然,他坚信:党是英明的,定会还他个清白。

1978年后,开始落实政策,吴老爷子才获得解放,又继续工作。不久,县新设工商局,许是他曾做过商业工作,腿又有残疾,于是就任命他为乡工商所所长。有人说,某人职务降低了,但油水大了。老爷子认真地说:“共产党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我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还能在小河沟里翻船!”有人送烟来,甩得远远的,不接;有人请他喝酒,门一关,不应。对待服务对象,该领、该补、该罚的,一锤一个钉,不管什么人,一律按政策办。老爷子对人说:“只要手伸得直,理就不亏,有理走遍天下!”

1980年,吴老爷子到龄离休了。他没有替儿女转供应户口,也没有在城镇购置房产,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马泥河边,置身于碧波柳岸、苇白荷红之间。钓钓鱼虾,戏戏浪花,倒也舒心惬意。现今,老爷子已九十多岁了,有时,学校请他讲革命故事,机关单位请他讲革命的光荣传统,都乐意去。每次演讲结束,他都高高地伸直一双手,教导后辈:“多奉献、断私心、为人民!”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