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3 00:00:00 作者:施宏俊 来源:今日高邮
“在茫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早晨八点,市委党校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随着内容情节的变化,时而低沉,时而抑扬,时而满含激情,声声入耳。
这是一期培训班,每天早晨,学员们都会准时来到教室,在领头学员的带领下,集体认真读着选读的文章。有高尔基的《海燕》,有朱自清的《背影》,有茅盾的《白杨礼赞》,有冯骥才的《国家荣誉感》。每天早晨都会用心地朗读着不同的文章。
我已经工作了十多年,骤然听到这朗朗的读书声,而且自己也捧起教材,大家一起坐在教室里,朗读着文章,那种久违的熟悉感油然而生,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涩的岁月,回到了求学年代。每天晨读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汲取着书本知识的精华,求知的渴望伴随着少年和青春的美好时光,印在永恒的岁月记忆中。想着曾经一样捧着书本读书,想着今天又重温那值得回味的教室、课桌、朗读声,心情不由得澎湃激动。
读书,不仅是一种好的行为,更是一种好的习惯。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是看就能体现出这篇文章的价值。用自己也许并不清脆的嗓音,随着文章情节的跌宕起伏,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感受文章的精粹,读出文章的内涵,领悟文章的灵魂。这一篇文章,会在读书声中渐渐地、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中。
感谢今天能够又给我提供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坐在市委党校宽敞的教室里重温这些曾经十分熟悉的文章。海燕那种对黑暗不屈的挣扎,倔强的斗争,勇敢地经历暴风雨追求光明的精神;白杨树守卫生我养我的土地,紧靠团结,共同抵御外敌;《国家荣誉感》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一种崇高的精神情感……朗读着这些文章,使我再一次感动在了文章的内容里,再一次懂得了爱国、爱家,懂得了如何做事、做人,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