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0 00:00:00 作者:蒙龙 来源:今日高邮
我生也愚。一直不知道,“跑路”会另有一番新意,一直到今年春节前,一位朋友向我讲了一则故事,始知词义的变化太快了。
进入腊月的某一天,朋友到我家里串门,很认真严肃地对我说,老哥,这个世界真让人玄乎了,这人也真让人难以捉摸。
听他凭空发出如此哲理式的感叹,我很不解,因为朋友一直是个直肠子,不会弯来绕去。
“什么事将你折腾得这么神神道道的,仿佛哲学家似的。”
“你是不知道啊,这人心真是隔肚皮。今年初,一个办厂的朋友向我借钱,说是产品销路很好,但垫资规模大,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我说我一个上班族能有多少钱。朋友说,有多少借多少,积少成多,反正给你利息。我以为这既是雪中送炭,也是锦上添花,对妻子好说歹说,将家里仅有的十万元借给他。说好,年底还。你知道,后来怎么啦?”
朋友一口气讲了虽不生动但却是有头有脑的微型故事,喝口茶向我提问。
“我哪知道怎么啦,快说吧,到底怎么啦?”我猜想一定有戏,急于知道这戏的结局到底是悲是喜。
“怎么啦?打死你,你可能都不信。”朋友又停下来,一脸的愤怒。
“卖什么关子,说嘛。”我穷追不舍。
“我他妈的真是浑啊,当时,妻子提醒我,你与那个人也不过熟悉而已,没有深交,你知道人家深啊浅啊。我说,女人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人家一个堂堂的老板,会借了这区区十万元不还?”朋友解开衣服,呷一口茶。
我大致猜出几分,但我不说,我要听他讲下去,这可是鲜活的故事啊,多接地气。
“你想啊,到了年底,我们家急需钱用,而且还款期限也到了。我打他手机不通,语音提示已经停机,打他家里电话没有人接。我有点急了。火急火燎地找一辆车到城外他的厂子里。可是,厂子的院门关着,院子里乱七八糟,厂门前倒是站着十来个男女。”朋友又停下来掏烟。
“他们干嘛?”我禁不住问。
“干嘛?和我一样,是要钱的。”
“那你那位借钱的老板朋友呢。”
“还老板朋友,呸!狗屎!那些人听我说了来意,告诉我,那狗日的,跑路了。”
“跑什么路,到哪儿跑路,跑路总会要回来的。”我感到好奇,跑路有什么要紧,哪个人哪一天不跑路呢。
这时朋友对我急了,“你装什么蒜,幸灾乐祸,跑路,你不懂吗?”
“对不起,我真的不懂,我不知道,跑路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是真的不懂跑路还会有另一层含义。
“亲爱的老哥,我来告诉你,跑路是什么意思,跑路就是逃跑了,就是夹着尾巴溜了。”朋友以姿势助说话,做出溜之大吉的动作。
“那钱就不还了?”
“还?他没说不还,但到哪找他呢?”朋友一脸的无奈。
“世上还有这样的人?”我感到莫名其妙。
“老哥,真是缺德啊。那些站在门前的老老少少,都是那狗日的同村人,都是农民,他跟人家说,钱放在家里不会生钱,给我,我会让你的钱生出钱来。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将家里的钱撸撸刮刮,都给他了。”朋友像是说扬州评话,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动情。
“你是没看到啊,有一位中年妇女,瘫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告诉我们,她是那狗日的表姐,五万块钱借给他已经三年了,明年正月儿子要结婚,到处凑钱,偏偏狗日的跑路了。你说,骗钱骗到自家人头上,还是人吗?”
“那你们赶紧报警啦。”我以为想到了一个金点子。
“你以为我们没有想到啊,想到了,可是,民间借贷,特别是三五万二三万的,又不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公安不会理的,人家公安忙的都是大事,哪会为我们这点小事操心。”我听得出朋友话里有话,但说的也是实情,民间借贷,你情我愿,公安都去管,确实有心无力。
“那怎么办呢,就看着钱打水漂吗?”我为朋友以及那些受害者着急。
“怎么办?我们想办法了。我们贴出告示,让债主们到厂门前登记。不登记倒罢,一登记,问题更大,那家伙,共向三十多个亲戚朋友借了两百多万,不算利息,光本金。还有银行贷款,他的厂房土地全都抵押给银行了。”
“那你们的钱从哪来呢?”我不是存心听故事,我是真的着急。
“我们到他父母家里去,父母听说我们是讨债的,开口就是大骂,说他儿子不得好死。那老两口真可怜,住的是两间简易的房子,家里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邻居说,那个儿子是忤逆子,连父母种地的一万多块钱都被他哄走了。”
“也就是说,他父母没有落到好处。”
“没有,一点点也没有。看得出来,老两口是实诚人。我们忍心为难这样两位同样受害的老人吗?我们几个本来是气冲冲去的,最后反而安慰老人几句走了。”
“一点点办法也没有吗?”
“哪有什么办法,只有等,等到那家伙有朝一日发财,等到那狗日的良心发现。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朋友很痛苦也极无奈。
俗话说,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你跑了,你的家跑得了吗,你的祖宗八代跑得了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怎能在社会上立足,还能算人吗?
我只能如此安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