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毁 乎

2015-09-18 00:00:00    作者:朱延庆    来源:今日高邮

当今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些家境殷实的家长在孩子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后,就将他们送到美国、英国、法国等国高中或大学就读。报载,今年北京市参加高考的人数比起去年少了3万人。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出生数少了,而更多的是学生选择去国外上学了。

Z的父亲开了一家工厂,每年收入有100万元,在Z高中毕业后,父亲决定将他送到英国去上大学。他的父亲想,与其把较丰厚的资产将来留给儿子享受,不如现在花掉一些金钱用于智力投资,让他去发达国家学到一些先进的知识、技术和本领。Z父亲的想法是有道理的。Z在国内学习了半年英语后,经过多方努力,来到了伦敦,进了一所预备学校,学习英语和其他课程,准备参加英国的相关考试。
Z在预备学校没有把心放在学习上,常常到英国的风景名胜去旅游,有时课也不上,在宿舍里睡大觉。因为时差,Z的父亲在中国的半夜里会打电话给Z,问他现在干什么,Z明明在闹市区闲逛,却谎称在图书馆里学习,父亲当然信以为真。一年下来,Z的英语不及格,还有其他3门课程不及格,也就是说,不能到大学上一年级。Z的这一情况一直瞒着父亲,父亲委托在伦敦的朋友能抽空关心他,那朋友说,Z很少来,只是钱不够用了,借钱才来。那朋友从校方那里了解到Z的真实情况,告诉Z的父亲,Z的父亲颓然神伤,自言自语道:这下子毁乎了。
“毁乎”一词在江淮一带是“完了、了戏、坏事、倒楣”的意思,扬州一带人遇到不好的事情便说:毁乎,或者说,毁了乎了。
Z在伦敦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在伦敦的预备学校重读一年,要么回国在预备出国留学的学校补习一年。Z的父亲选择了后者。Z回国后在南京的一所预备学校学习,他的母亲在南京租了房子陪读,实际上也是监读。
一年后,Z考取了伦敦的一所大学,他的父亲送他去伦敦。那位老朋友一见面就说:这回不是“毁乎”,而是“不亦乐乎”了。
有人将“毁乎”写成“回乎”,那是什么意思呢?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