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一个我们生活中每每发生而我们又不曾认真去思考过的生活态度。它可以很小,小到早上起来叠好被子也是一个习惯;它亦可以很大,大到盗贼心理性偷东西也是一个习惯。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习惯。
我身上有许多习惯:习惯按照父母为我铺的路走;习惯母亲在身边照顾的日子;习惯每天父亲沉稳的劝诫;习惯朋友围绕的生活。很多人觉得这哪是什么习惯,这不就是我们中国孩子的孩童生活嘛。刚开始我也这么觉得,但当我真正成为一个毕业待业在家的人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一切都是我习惯的以为不是习惯的习惯,而这一切现在又变成了我不想改变却不得不去改变的习惯。
高汀曾经说过: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这句话其实特别符合我们现如今的中国式学生。我们一味地去习惯了父母给我们的生活,却忘却了自己本身的能力,也导致了我们这些大学生大多数出来寻找工作要求工资高、吃苦少。其实换句话说这并不能全怪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下子我们要自食其力那是很难的,因为我们一直被父母的爱给奴役着,很多自身的能力根本就没有得到发展。当然我也不是在批判父母给予我们所有的爱,只是批判我们这些孩子习惯着一种我们本不应该去习惯的习惯——父母的爱。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身心健康,因为有这么一个数据,现如今的大学生自杀率逐年增长,而且据统计有1/4的大学生都有过自杀的念头。其实我们也都知道有自杀的念头的原因除了社会给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是我们大学生没法去适应失去父母照顾的生活。
所以身为大学生的我们除了要学习进入社会必要的一门技术,更加需要的是学习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去让依赖父母的这个习惯不复存在。其实这个习惯根深蒂固地跟着我们也有接近20个年头,去慢慢忘怀这个习惯或许我们也需要走很长的一段历程,所以我们更需要提早做准备,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从每一件小事去改,做一顿饭、洗一件衣服,或者收拾一间房子。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改变自己的思想,多一个人生活生活,从根本上去适应脱离父母一个人生活。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没有错,我们不应该责怪他们给了我们太多的爱,我们所要做的是为了这份爱去放下这份爱,努力锻炼自身独立能力,别总是以消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人生。每件事都有两面性,依赖父母这个习惯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学生年代,它让我们更好地成长,可是也一样让我们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当真正独自面对社会时我们恐惧、紧张。
特殊的习惯,让我们更需要父母,也是这特殊的习惯,更需要我们独立。我们是社会的未来,别让习惯左右了我们,别让爱成为了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