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残荷悟禅

2015-10-12 00:00:00    作者:周荣池    来源:今日高邮

往年深秋曾到瘦西湖,迟误了荷花之期,却让我这种自诩独行的读书人看到了一塘残荷,又偏偏看得人满心欢喜,满眼是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虚实相生的大美意境。雨其实是没有的,但是荷既已残,即便不下雨也会有雨声,关键在于你来了,站在她的面前一切就都成立。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迟到是一种禅意:迟到并非不到,早到未必真到,不到未必不可得到。这样想那一塘残荷并非是迟到的遗憾,而恰恰似乎是等待一个迟到的人,看看她繁华落尽后的另一种禅境之美罢。

沿着“长堤春柳”而行不远,一塘残荷仿佛一枚逗号一样,将瘦西湖的景致缓冲一下,将人的情绪冷却一下,将季节的流变转折一下,就在那香消玉殒的枝叶之间透出一种别样的意趣。实实在在的残败透露的是已经错过的“旧曾经”,蕴含的却又是明明白白的“大境界”。看残缺的东西人需要一种满怀自在的“相信”——相信过去真真切切,相信眼下妥妥当当,相信未来款款而来。不信你读梅尧臣写残荷的诗:

昔我居此时,凿池通竹圃。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

过往。眼前。以后。人们常常最喜欢的是过去,因为无论是美好还是苦痛,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结局,以后太遥远以至于要问“遥远有多远”,而眼前之景色失去了过去,又不知道未来是最让人难以面对的一切。比如你看到瘦西湖里一塘的残荷,就很难忘记之前看过的那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神采飞扬的样子,看到这一池枯败与落寞自然会怅然,就连白居易也免不了这情绪:白露凋花花不残, 凉风吹叶叶初干。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白居易看不了残荷的萧索景象,但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的现实可以回避,可以绕着走,可以绕着看?这大概都是诗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他写“阶下莲”的时候更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甚至是有些幻想的意思: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天池大概就是不可预测的未来,难以到达的梦境,无法实现的梦想。不能面对当下的残酷,理想或者梦想就只能也是凄清的。做过主子的李一定看过满池芬芳的荷花,他的日子也曾经像这些绚烂的花朵一样美好,可是春去秋来,秋尽冬长,不能面对残败的现实,美好的过去就只能是泪水,绚烂的期待也只能是失落,所以他就只能这样带着泪水低唱: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一水湖瘦,残荷花落。瘦西湖残荷的禅境在于,她经历过芬芳的绚烂,便不畏惧眼下的苍凉,她站得住寂寞,就必能有永恒的馨香。荷花会落,因为季节轮回;花香不散,因为心念不绝。这样想你就知道这残荷之残有来处之美,也有归处之依。这样看来残荷就能让人满心欢喜,同样常有悲凉之词的李清照悟出了这一点: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郁达夫说:“瘦西湖的好处,全在于水树的交映与游程的曲折。”曲折的不仅是游程,也不止是景致,更是瘦西湖江南园林曲折幽深的神韵,这种神韵依于物象又超然物外,是一种独特的气质,甚至于是一种禅境。有了这点虚中得实的意趣,水的肥瘦,花的开落,云消云散就都会是圆满了。

瘦西湖的荷花在那里,你什么时候来都会不迟不早。新荷粉嫩,胜日寻芳,残荷听雨,都是一样的好。湖是瘦的,瘦而永寿;花是残的,残也得禅。无论何时你带着满心的禅悟之心来到瘦西湖边则好,眼下一切只要是能面对,那你将与这一塘荷花一样满心喜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