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00:00:00 作者:葛玉琴 来源:今日高邮
2012年8月31日傍晚,在自家的院子遇见一只流浪猫。
它却与我一见如故,一起度过了三年多的愉快时光,已然成为了我们家的第四位成员,尊称“太子”,昵称“大宝贝”。撇开我们对它物质上的便利、精神上的关爱,猫回馈给我们的是它猫生的哲学:独立、责任、自在。
相对于狗完全服从人类而言,猫咪虽被驯化,但仍旧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比如你唤它,它却看心情决定是否回应你;它想让你抱它时,你就必须放下手上所有事情马上抱着,否则它将用四只肉蹼蹼的爪子一齐“打”你;它不想你抚摸它的小脑袋时,就会用它的小肉爪覆盖在你的手背上,目光注视着你,仿若在说:“朕现在感觉良好,你可以停止了。”……总之,它在依附于人类的同时,仍旧保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规律、思想意识。而这样的一种独立意识无论是在我们生活里,抑或是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虽说人是社会的人,没有脱离社会群体而单独存在的个体,然而这与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并不相悖。尤其是当面对着浑浊的世态、污秽的环境,更需要葆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远离庸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生活精致、工作创新、人生出彩,都是需要必备非凡的独立意识,不人云亦云,将精神上的独立内化于思维上的独特、行动中的独到。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曾言:“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对于流浪到我家的这只猫咪而言,我们是“能够负责”的。所谓“践行责任,乐趣人生”,在我们收养了它之后,才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世间生命最珍贵,无论这个生命的主体是人或是其他任何生物。我们对它的收养不正反映了对生命的责任么?从决定收养到现在已然成为我们家的一员,这样的一个过程正是我们责任心的壮大过程。说到底,责任就是对我们所做的事情的一种爱。于我而言,即是对猫的爱,对生命的尊重。我践行了落在我身上的责任,也享受到了它给我带来的无穷乐趣。由此及彼,用“能够负责”的心态,与人相处、认真工作、真诚生活,对一切负责,让人生开出绚烂之花。
曾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向同时伺养狗和猫的人士了解狗和猫在脱离人类单独活动时的所做所为。结果发现,大多数主人都表示每当狗单独活动时,会显得特别拘谨,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最终要么发呆,要么睡觉,直到人类重新出现在它的视线里,才活跃起来;反观猫,于它而言,根本不在乎是否身旁有人,它都能够一如既往地自娱自乐,要么追逐一片被风吹动的树叶,要么啃咬静止的拖鞋,实在没有什么可供玩耍时,也能愉快地追着自己的尾巴绕圈……玩得不亦乐乎、忘乎所以,自在万分。
我曾在我家“太子”玩得不亦乐乎时突然藏匿起来,躲在暗处小心观察,然而它并未在意我的离去,依旧自娱自乐丝毫不受影响——它本身就是一个很会“自在”的存在。在它看来,自己的本体感知最重要。换言之,它的玩耍纯粹是自己需要,并不在乎人类是否注视。所谓“自在”,即是“自己存在”。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玩耍什么,何时玩耍,都依自己的当下意志决定,靠“自在”跟周围的一切保持简单的关系,所以猫活得比狗自在多了,同时也能够在不经意间给他人带去欢乐,真正是自在了自己,也愉悦了他人。
猫趣,人生,如此看来,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