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离别

2015-12-14 00:00:00    作者:墨雨    来源:今日高邮

八月的炎炎夏日注定充满了感伤,和小孟考上南京公务员马上要离开的消息相比,这次书记调任履新的消息来得更是突然,一时间我有点缓不过神。尽管和书记一起工作的时日不长,平时少言语,但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敬重,这不单纯因为他的领导身份,更多的是源于他在我心中烙下的亦师亦友的印记。

去年我从学校调进市机关工作,初始被安排在办公室,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同书记打交道的机会较常人多很多。在此期间,经历的几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日,我早早来到办公室,这时还未到上班时间,一位老同志走了进来,我忙问:“老同志,您找谁?”“我是书记的亲戚,来找他谈点事。”“那您请坐,现在还没到上班时间,稍等一会儿。”我一边给来人倒了杯水,一边请他坐下来等。后来,他看见书记来了,就忙跟着走了。上午临近下班时,办公室主任告诉我,那人根本不是书记的亲戚,而是一位上访户,为规避正常的上访程序对我说了谎。显然,我给书记添麻烦了。

那一整天,我心里很是愧疚、懊恼。晚上下班,刚好在电梯里遇到了书记,“书记,对不起,今天我给您添麻烦了。”我有点怯怯道。“没关系,你刚来,对机关的情况还不太熟悉,以后事情注意问清楚,经历得多了就好了。”书记面带微笑和声说道。书记的话让我纠结了一天的心绪舒缓了许多,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在工作上一定要严谨认真。

书记是搞文字出身,所以对文字材料的要求高,无论有多忙,给他的每份文字材料他都会认真看,有时还会当面同我交流、推敲一些词句;有时,我则站在他身旁默默地看着他一词一句地修改。每次,我从他办公室拿回材料,都会将他修改后的文稿认真地阅读几遍再交给办公室主任,感觉总有收获。

工作之余,书记也会到我们办公室小坐一会,聊上几句。很多时候,我都钦佩于他思想认识的前瞻性和思维的缜密性,当然有时他也会偶尔同我们聊些工作以外的话题。记得有次他坐在我们办公室的沙发上突然问我:“小雨,你看我身上的这件外套怎么样?”“挺好,很合身。”我回答道。“还是我们的小雨老师会说话,这是我1998年买的,不错吧。”这番对话场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让我感怀不已,惊讶于他的质朴,一件外套穿了十几年还真不易。

后来,我调到了宣教室,同书记接触的机会相较办公室少了许多。当时我们正忙于一个展馆建设工作,从展馆的设计到命名以及文字材料的组织撰写和布展等工作,书记都亲自参与其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还记得有次我们一起加班很晚,他一边提醒我们下楼注意台阶,一边勉励我们说;“展馆的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事情繁杂,但很能锻炼人,我也是从做具体的事情过来的,年轻人这样的机会不多,好好把握,即使做错了也不要紧,交点学费有时在所难免,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展馆即将完工,可书记又要走了,离任之际,他将整理办公室时梳理出的一些书籍留给了我们宣教室,我随意翻开一本,《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满是批注、折痕,也不知这本书在他手里翻看了多少遍。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离别,免不了伤感,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从心底把所有的不舍化作了最真挚的祝福,祝福我这位亦师亦友的领导,在新的事业征程上再创佳绩,人生的旅途幸福圆满!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