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3 00:00:00 作者:顾永华 来源:今日高邮
——简评小说《陈小手》
汪曾祺,是高邮走出去的文学大家,高邮人爱读汪先生的小说和散文,自然热情要比别地方的人要高多倍,对文章的情感认知也要比别地方的人贴近许多。汪曾祺的小说《陈小手》,文章虽短,但容量大,寓意深刻。小说中,汪先生以平和淡泊的语言,把自己对人性取向的理念化为笔下看似平常的事件来叙述,寓人生哲理于凡人小事,寓真善美于平庸琐碎的故事,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显示了一位文学大家炉火纯青的艺术驾驭功底。
《陈小手》一文对陈小手的得名是这样写的,“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轻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己,是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小,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这段文字极为简洁平常,然而仔细回味,其中意味深长,话中暗藏着汪先生对陈小手这位普通医生高超医术的赞美。
“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同行的医生们都看不起陈小手,虽然当地的老百姓从传统观念上对他有些影响,但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骑上他的白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这样的开头,这样的人物,了了数语,平平淡淡,但反映的是陈小手作为一名医生所拥有的不凡本事、慈善之心和大爱之怀。
《陈小手》一文,反映的是一幕人间的悲剧。陈小手,他热情诚恳,正直善良,多情重义,舍己助人,强调自身的责任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他的处人遇事表现出一种平和友爱的生活态度。汪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陈小手行医惨遭灭顶之灾过程的描述,让读者见识了人性中何为大爱,何为大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陈小手遭遇了孙传芳的一个联军团长的太太难产,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团长呢?为了表示他的感激,“拿出二十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还虚情假意地说:“别嫌少哇。”写到这里,你仿佛觉得故事中的那位团长还是颇通人性的,但是悲剧即刻发生了,“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这时“团长掏出枪,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大人的凶恶嘴脸得到大暴露。团长还觉得怪委屈,“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神来之笔至此戛然而止,没有一句 嗦话,但读者此时心中已经义愤难填。
汪先生的小说《陈小手》,所撷取的重点是表现陈小手作为解救病人于苦难之中的下层医生人性的真善美,不是表现人生的苦难,也没有侧重描写人性中的阴暗和丑恶,而是通过对陈小手与团长大人的平淡描写,让读者感觉到陈小手人格魅力中的那种大善大爱,同时也让读者从另一个侧面更感觉到团长大人的大罪大恶。
汪先生的《陈小手》,只用千把字的篇幅,就证明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不是吗?这就是汪先生的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