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如诗如画是西湖

2016-04-21 00:00:00    作者:顾永华    来源:今日高邮

游览杭州西湖,在蓝天碧水间,坐着古色古香雕花彩漆的画舫,泛舟在西湖,置身在诗中的西湖,感悟着画中的西湖。随着小船的前行,激起银光闪闪的浪花。望向远处,有一层薄薄的雾笼罩着翠绿的山,像是在宣纸上晕开的水墨画。此刻的西湖山水温情脉脉,好似说着吴侬软语的江南小妹,温婉而柔情。

我从曲院风荷到三潭印月,再到花港观鱼,移形换景,美不胜收,大有“鱼从桥下游,人如画中行”的感觉。

西湖的闻名,不仅在于她有着潋滟的湖光、秀美的山色,还在于她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一部千古流传的《白蛇传》,一个让人为之动情、为之钦佩的爱情故事,化西湖为情圣之地。白娘子衷情于许仙的那-段凄美神话和伤感的情恋,曾经感动过多少崇尚纯真爱情的男男女女。漫步在断桥之上,似乎又重现了许仙与白娘子雨中邂逅于断桥的浪漫场景。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这发自肺腑的话语,实实地催人泪下。抚摸桥栏,追古思今,每个性情中人都会生出无限的感慨,每个到此的天涯游客都会产生无尽的遐思。

倚在雷峰塔顶层的栏杆之上,柔美清秀的西湖尽收眼底,远处的寺庙掩映在青翠朦胧的山丛之中,耳边滑过古寺铜铃的声音,仿佛心头被拂去了许多尘埃,躁动的心便平静了许多,静静地享受这份似乎陌生而又久违的宁静,心灵也似乎从这静美的风景中得到触动。红尘中,处处有诗情和画意,处处有辛酸与泪滴,处处有剪不断的情、写不尽的忧,理不清的愁。很多时候,生活总是赋予人太多的负荷,让人叫苦不迭。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很多人都会感觉力不从心、身心疲惫,甚至会感觉痛苦不堪。要知道,人生总有许多无奈,生活总有许多不如意,人世间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逍遥自在呢?生活其实很美,如果,你看不到它的美,是因为你不够简单。能舍弃的舍弃,就快乐了;能放下的放下,就轻松了。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没有阳光,就享受风雨的洗礼;没有鲜花,就感受泥土的芬芳;没有掌声,就领悟独处的境界。简约做人,尽心做事,才能无悔人生,无憾生活。

行进在苏堤古树森郁的绿荫中,想象着苏轼低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清丽诗句,耳边似乎又传来宋朝诗人杨万里在朗诵“毕竟西湖六月里,风光不与四时同”。漫步西湖,她历经的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使她的美丽处处散发着古典的韵味和诱人的芬芳。西湖是自然的山水、更是历史的山水。游客漫步西湖,不仅能醉心于旖旎的湖光山色,品味着如诗如画的美景,更能感受其浓厚的历史文底蕴,进而有所思想、有所领悟。

西湖之美在于内敛婉约般的清丽,在于如诗如画四季轮回的变化。西湖的娇媚在春,桃红柳绿,草长莺飞。西湖的柔情在雨,睡眼朦胧,娇羞可人。西湖的清幽在月,影落潭底,情漾意蓄。西湖的神韵在冬,银装素裹,冰清玉洁。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