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年年岁岁一床书

2016-04-21 00:00:00    作者:庞博    来源:今日高邮

又到读书节。曾经菁菁校园天天泡图书馆的女孩,已然打拼在高楼林立的魔都上海。不再吟哦漫卷诗书口齿噙香,而陷于柴米油盐人间烟火。

高中单纯无知的我,以为手执经卷跌宕文史是我毕生的追求。大学阴差阳错学了家具设计,方知道文史之外别有洞天。谁知造化弄人,我毕业进了一家婴童企业,而设计没做多久,被调去做媒体运营。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再到电商销售,小小的格局一次次又被打开。那时候我环堵萧然的毛坯宿舍,实在让人不忍驻足。很多个夜晚,我在公司加班,也查阅资料读书摘抄,有时实在忍受不了办公室的吵杂、事务的琐碎,于是骑单车前往一两公里外的一家咖啡馆。咖啡馆不远处,就是闵行图书馆,一张借书证换得一捧书,点上一杯拿铁,借着咖啡馆优雅的环境,开始我四个小时的夜读。

为了追随我的职业步伐,追随魔都的商业发展,我的书单已然不再文艺而纯粹,取而代之的,是熙来攘往的利益诉求。为了做设计,我反复研读《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设计思维》;为了学市场,我看《定位》《大数据时代》;为了文案,我苦读《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故事》;为了学品牌,自发去啃《品牌洗脑》;为了销售,只有先了解《客户思维》……那时候的毛坯房里没有书桌,狭隘的方丈蜗居,所有东西成箱成堆堆在地上,狠心买下的厚厚一摞书,摆满了我半张小床。床头支起小桌板,一边亮起小台灯,半倚半坐在桌边,对着一字排开的书籍次第阅读。有时候理论过于生涩,伴随一天的疲惫,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醒来后,灯还亮着,笔盖未合。进屋即上床的蜗居生活便是如此,什么“半廊清风待明月”,什么“赌书消得泼茶香”,那遍身罗绮者的生活,与我辈毫发无关。

在魔都独自闯荡的日子,被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淋湿的时候,在离家五公里外自行车爆胎的时候,被办公室人情世故搅得彻夜无眠的时候,黑夜里弯腰开车锁的刹那手机被扒走的时候,背了黑锅吃了哑巴亏欲哭无泪的时候,我领导丢给我一句话,云淡风轻:百无一用是书生。

自打误打误撞误入了魔都,凡事凭一己之力,从外环之外哭过茫茫灌木丛的园区,终于步履从容地踏入徐汇。半年来,我枕着书入眠,痛苦难熬的日子,不敢诉诸于人,只好奋笔疾书。想安静的时候,随便读几句《诗经》,体悟一唱三叹后的慷慨余哀。“慰我生涯幸有书”,从儿时牙牙学语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到如今人潮涌动灯火辉煌的夜上海,十余年的理论积淀,十余年的书中故事,仿佛一点点在眼前呈现,人在书中行走,看风景,看人性,看世间百态,曾经烂熟于心的典籍,一点点立体起来。

“人丑,就该多读书”也罢,“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也好,出了高校这座金字塔,没了父母给养,才发觉自己只不过是“双肩承一喙”的凡胎。所谓“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只不过享受着世家父母的荫蔽,把玩着无关痛痒的风月,自以为武陵年少玉树临风。毕业了方知道,曾经年轻的春风得意无忧无虑,都是父母躬身托起。众生皆苦,谁能被命运额外眷顾?当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只是有人默默替你担负了你本该扛起的重量。

曾经逍遥在象牙塔中的我们,终于走出来,发现世间不再有象牙塔。人间太多的疾苦和创痛,能有几人全身躲过刀山火海荆棘丛生的九九八十一难,只菩提树下一坐千年便得道登仙?

世事纷繁无常,所以锻炼人。要想步履悠游,自在行走,切不可抛下书。有一天,当雨打风吹仿佛整个世界的恶意来临之时,当惆怅委屈无处倾诉深深绝望之时,摊开你床头不经意摆上的书卷,煮字疗饥,渐渐治愈心头的创痛。“风雨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书不会背叛,还指出一条路来,陪着你走到底。

工作后,我爸不曾给我什么指点,只有一句话,说过三五回:有空了,记得看书。看十分钟也好,看一两页也好。人入了世,不沾书气,会变俗,没多久便浑身的铜臭。我们只希望你,柴米油盐之外,不要忘却了曾深爱的诗书文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