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2 00:00:00 作者:朱延庆 来源:今日高邮
懒,《说文》:懈也,怠也,一曰卧也。《新华字典》:怠惰,不喜欢工作;疲惫,困乏。
有人说,懒是万恶之源。一个人身子重了,甚至懒得“放屁怕伸腰”,那就难得做成事,办好事。一个人被生活即使折磨得疲惫、困乏不堪,但也决不能颓唐,要振作起精神,向前,向上,向善。
一个创业者、成功者与懒绝对无缘。
懒,在江淮一带还有别的意思和用法。
大的商场、超市所用的衡器一般用电子秤。在县城里的菜场,一些小商小贩,还有自产自销的菜农,他们还在用木杆秤。在中国的一些县城里,我们还会见到传统的秤店。一杆秤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秤杆的木料很讲究,坚而不脆,磨圆打光以后,敲上秤花,配上秤砣、秤钩,拎秤的绳子叫秤毫,分头毫、二毫,关键要校正得很精准,决不能短斤少两。
我有时到菜场买菜,一般不还价,不看秤。譬如,伏天的蔓菜每斤4至5元,买2斤10元。有经验的卖菜一般抓上几把,大致不差。有时一秤,分量不够,便说,秤还懒一点,于是又添上一小把,又说:应当给你个抬头秤。这时秤杆已经翘得老高,卖菜的把秤杆放到我面前:你看,不懒了,抬头秤了。遇到此种情景,我从来不看秤,说道:秤是用来称人心的,称秤不能懒,也不需要抬头,秤砣正好放秤花子上,秤杆子平平的就行了。这就是公平、公正。
卖菜的说秤“懒一点”的“懒”,是“少”的意思,这是江淮一带特有的用词,它是从懈、怠、惰、乏等意思引申而来的。卖菜的称秤,分量不足,不是我卖菜的意思,是这杆秤懒,懒得抬头,惰性作怪啊!
人生的大秤一点也不能懒,应当抬起头来,昂首阔步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