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0 00:00:00 作者:吴士来 来源:今日高邮
我做岳父的女婿近30年了,从未听到有人喊过他的真实大名,而是叫他“老万”“万事能”的绰号。时间一长,我也慢慢地将岳父的大名给淡忘了。
2007年夏天,我去拜访一位市领导,他突然问起我岳父的大名,我这个“书呆子”用手摸了半天脑袋,也没有说得出来。领导疑惑地瞪着一双眼睛,看得我面红耳赤、不知所措。最后,还是领导先想起了岳父的大名,用手一拍桌子,笑着说:“我想起来了,叫朱万顺。”
岳父的绰号是有来历的。岳母在世时曾经告诉我,岳父年轻的时候非常聪明、好学,无论什么活都干得像模像样。
岳父家住在农村,孩子多,生活不富裕,家里需要打个家具、砌个墙什么的,因请不起师傅,付不起工钱,只好搁着。岳父在无可奈何之下,就从横泾供销社买来工具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岳父通过努力学习,先后学会了木工、瓦工、电工、电焊工、自行车修理等只有专业人才才能干的技术活。岳父一个人给自家盖过两幢房子、打过许多家具。他不但为自家和儿子、女儿做,还为亲戚、朋友、邻居做。于是,横泾人就送给岳父一个“万事能”的绰号。岳父年龄大些后,人们就省略了后两个字,直接称呼他为“老万”。我知道,这绰号包涵着人们对岳父的称赞和敬重。
岳父年轻时在部队当过兵,干的是通信技术工作。转业后,被安排到横泾广播站当站长。由于通信和广播有类似的地方,对岳父来说,安排的工作可谓是“人尽其才”。岳父很快便成为站里的技术骨干。岳父待人非常热情、诚恳,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无论是大队的高音喇叭,还是老百姓家中的广播坏了,只要拿到广播站,岳父都会及时地帮助修理好,从不耽误人家的时间。
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农村穷,没有电视机,家家户户都安有一个小广播,老百姓就靠广播收听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那时,农民没有交通工具,家里的广播一坏,就要走很远的路,拿到镇上的广播站修理,既耽误农活,又浪费时间。岳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岳父想:何不利用查广播线路的机会,上门为老百姓服务呢?说干就干。他背着岳母,将大半年的工资偷偷地从银行取出来,到附近的供销社买了一辆自行车。岳父用油布缝了一只大工具包,里面装上螺丝刀、老虎钳等维修工具,开始了走村串户为农民服务的征途。
横泾是水网地区,地域广、人口密,道路崎岖、凹凸不平,农民一家一户住得非常分散,给广播维修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岳父发扬在部队时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天天不亮就骑车出门,一个村一个生产队,挨家挨户,询问谁家的广播坏了,需要不需要修理。渴了,就向人家讨一碗水喝;饿了,就拿出岳母做的干面饼子充饥;遇到突然下雨,就站在人家的屋檐下躲一会。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岳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白白的皮肤晒得像焦炭似的,但从没有喊过一句苦、叫过一声累。岳父不但白天忙,还把来不及修理的广播带回家,利用晚上时间修理,第二天清早,又赶在农民下地劳动之前,把广播给人家送去,并安装好。
岳父在横泾走村串户30余年,跑遍了全镇每个大队和生产队,为农民修理喇叭、广播不计其数,受到上级机关、领导和农民的热烈欢迎和交口称赞。岳父非常自豪地对我说:“横泾20岁以上的人,我全认识。”岳父这句话并不吹牛。我转业到高邮工作,到市里和其它局机关办事时,经常有人提起岳父的大名和绰号,夸奖他人客气、能吃苦,是个好人!当然,岳父在受到农民赞扬的同时,组织上也给了他许多荣誉。这是岳父一生引以自豪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50多岁的岳父在忙忙碌碌中,积劳成疾,病倒了,再也没有回到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上。岳父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广播事业。岳父生病后,看着家中一堆废弃的广播和闲下来的维修工具,脸上布满了阴云,一声声地叹着气。他在为自己过早地离开工作岗位、再也不能为国家维护广播线路、为农民修理广播,而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岳父不甘心。为了让自己心爱的事业后继有人,他在市广播电视局领导的支持下,把正在读中学的二儿子送到横泾广播站工作。看着儿子像自己一样,每天早出晚归为农民服务,岳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岳父为人厚道、实在,只要有熟人经过家门口,总会先打招呼问好。到了午饭时间,岳父与人打招呼更是勤快,逢人就说上一句:“吃饭!吃饭!”有时,熟人经他这么一说,正好赶上肚子饿,就说:“好啊!”这时候,站在一旁的岳母笑眯眯地赶紧走进厨房炒菜。这种场面,我就经历过好多次,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吃饭,岳父一声喊,饭桌上又插上一两个人。吃饱喝足,客人走了,岳母和儿子、女儿就开始埋怨起岳父多嘴,弄得家里人没有吃饱饭。这时候,岳父微笑着,一声不吭,一脚跨出门外,到院子里转悠去了。有时被家里人批急了,岳父就会回上一句“人家肚子饿了”,就不再吱声了。
岳父退休后,每月有近3000元的退休金,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但岳父闲不住,就在巴掌大的院子里、房屋西面的空地上栽上花、柿子树、桃树、桔子树、蔬菜等等,还圈养了几只鸡、鸭。心情愉悦的时候,岳父喝上一二两白酒,然后就搬张自己打的小木凳,坐在院子里,一会儿抬头看看花、柿子树,一会儿又低头看看鸡、鸭。岳父笑着说:“我现在是春天闻花香,夏天有瓜吃,秋天摘柿子,冬天收鸭蛋。”从岳父幸福、快乐的脸上不难看出,他的日子过得非常幸福、安乐。
前年,岳母去世后,岳父悲痛欲绝,说话明显少了,一些家务活也懒得做了,经常一个人坐在那儿发呆,或者喃喃自语。今年4月,岳父过八十岁大寿时,我突然间发现,他已经是满头白发,腰有些弯了,耳朵也有些聋了,走路也晃晃悠悠的。
是的,岳父已经老了!岳父已经到了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