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田子坊

2016-07-10 00:00:00    作者:姚维儒    来源:今日高邮

外地人或外国人了解上海,常常从南京东路与外滩开始。先去逛南京东路,领略摩天大楼和购物天堂的繁华,再漫步到外滩,欣赏风格迥异素有万国建筑群之称的古典复古大楼,隔江眺望浦东陆家嘴的上海标志性现代化建筑群,然后去城隍庙,了解老上海的今世前身。这种短平快的旅游方式几乎囊括了上海古今中外的主要精华。其实上海有许多古迹与文化街区散落在各个角落,田子坊便是其中的一个。要想真正了解上海的发展轨迹与文化,田子坊便是一个好去处。

我很早就知道上海有个田子坊,但不晓得具体位置。这个月初利用去上海五官科医院看眼疾的空隙,与家人去了趟田子坊。女儿通过手机搜索,发现田子坊距离汾阳路的五官科医院并不远,乘96路几站路就到了。

位于康泰路的田子坊原来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1998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马路集市,自1998年9月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将之功能定位为特色街并进行了精心打造。走进田子坊,迂回在曲折的弄堂里,一家家特色小店和作坊会不经意地跳入你的视线。虽然田子坊不大,却云集了上百家店铺,店铺门面虽小,但家家精致、清新得让人觉得十分美好意,许多店都是自创的品牌,这里体现的是上海的小资生活,也是老上海石库门下的时尚生活街区。这里与厦门鼓浪屿、丽江古城的小店十分相似。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音乐、书法、美术、摄影......样样俱全。在这里可依稀感受到老上海的味道,更能感受着新文化的气息。累了坐下来随便喝杯什么,尤其在夜晚的时候,伴随着灯光和音乐,应当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享受。面对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和小商品,我的购买欲望丝毫没有被膨胀,我只是从欣赏的角度,在慢慢地品味咀嚼。不过,这里的东西有点贵。

田子坊在上海就是文艺青年的一个聚集地,穿梭在弄堂里的大多数是年轻人,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很多,在黄肤色的人群中,还时不时地听到日语和韩语的对话。是什么力量吸引这么多的异域朋友到这里来,可以肯定地说,是文化的力量。这里的文化元素很多,老上海的弄堂味道很浓,这里是上海的文化标志之一。在闲暇的下午,就着弄堂里的习习凉风,明媚的阳光铺在地上,上空满是慵懒的咖啡香味,真个是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

田子坊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依然有很多居民在这里生活。瞧,这里居然还在使用上世纪80年代标志装修的绿色信箱,晒在窗户外的各色衣服如同彩旗般飘逸着,在这种环境下,有一种出人意料的艺术美感。志成坊弄堂门廊的“1933”,仿佛在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田子坊”内的一座五层厂房已改建成都市工业楼宇。在5000平方米内引进了10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人群,他们在这里设立了设计室、工作室。若厂门前有10根旗杆上飘着10面不同国家的国旗,则像在开一个小型的国际艺术博览会。中西方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闪烁着光和热。泰康路正逐渐走向世界。

田子坊其实是画家黄永玉几年前给这个旧弄堂起的雅号。据史载,“田子方”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画家,取其谐音,颇多意韵,使得曾经的街道小厂,石库门里的里弄人家,抹上了一层绚丽的文化色彩,多了一份艺术气息的熏染。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