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那年高邮大洪水

2016-07-30 00:00:00    作者:孙士琪    来源:今日高邮

我家世世代代居住在高邮县禹王镇第一街的杨家坞和万家塘,街上有开鱼行的、草行的,有杂货店、五洋店,还有做生意的、渔民、开运输船、开交通帮船的近一百多户人家,再加上在高邮湖捕鱼的无数外地渔民船只,人口就更多了。杨家坞和万家塘是高邮湖的大渔港,是高邮鱼、米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高邮湖位于淮河下游,以前连年汛期都要发大水。1931年的大水,将我家的房子冲毁,放在老爷柜上一条龙船上的一部“映雪堂”家谱也随之漂走。1931年后我家一直住在杨家坞中段西堤旁,家前屋后种了一百多棵杨、柳、桑、榆、楝树……还有一块菜地和爷爷开鱼行时留下的两个冰窖子。解放后靠父母亲卖水产品为生。

解放后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淮河流域的人民积极响应,在地方政府和水利部的领导下,组织资金在湖堤种植大量树木,又从江南运来大批石材,组织石工、农民工将西堤加高用石块护坡,防止大浪冲刷堤身。好多的石工和民工为抗洪积极大干奋战的场景,至今不忘。

1954年七、八月份又到汛期,一天中午放学我和同学们在通湖桥等渡船回家吃中饭,一时西北风大作,渡船十分艰难地接我们过河。我吃过中饭又背起书包赶渡船去上学时,一个大浪打过来撞在西堤上的一米多高的防浪石墙上,浪从我的头顶上空飞过去,一直冲进大运河里,我全身湿透不能上学,跑回家换衣服,奶奶帮我晾书包。

广大干群锯树支援防浪抗洪。我们杨家坞和万家塘所有的树全锯下拖到河堤放入湖中挡浪,水月庵北所栽一排参天大叶柳树全部锯下倒入湖中。

在强大西北风、暴雨的冲击下,湖水大涨,我在家里亲眼看到湖水从阴沟流进我家天井里,天井里的水又涨到我家堂屋内,我房间里的小床、凳子浮了起来,大床也不能睡了,只好用砖头在堂屋里垫高,放上板凳,搁好门板,在上面吃饭睡觉。

儿时的我十分喜爱读书,又喜爱小动物。记得表哥送我一对瓦灰鸽子,我将它们的窝放在屋檐下。由于大水将黄鼠狼的窝淹掉了,它没有吃的和住处,一天夜里它偷吃了我的两只宝贝鸽子,为此我难过了好几天。

小刺猬的窝洞建在我家冰窖子土墙里,它的窝也被大水淹了,晚上在我家门前乱转,找吃的,还乱声鬼叫,被临时住在我家的抗洪基干民兵捕住,一打它就卷成一个带刺的皮球,一动不动装死。基干民工叔叔又冒着大风暴雨出门巡防了,他们把刺猬交给我玩,因为它满身是刺,我不敢要,在他们的帮助下,将它压在竹篮里,次日雨小,我看它可怜又可爱,将它送到一块高地乱石旁边放掉。

这时的湖水和大运河里的水,基本上是一样高。我一只脚站在西堤上,另一只脚直接伸到河里洗脚,而不用弯腰,大水从北向南流得飞快。

面临这样的大水,县政府通知我们杨家坞、万家塘所有群众离开大运河西堤危险地段,临时住进运东居民家中。在万分危险的大洪水中,党和政府关心群众,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多数群众都感动得流泪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