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老寿星”的瓷碎

2016-09-28 00:00:00    作者: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我父亲过九十岁时,友人送给他一尊“老寿星”的瓷质塑像,他很高兴地收下,放在床前的灯柜上,天天与它照面、“会晤”。这尊景德镇烧制的瓷像瓷质极好,造型别具,当然让他高兴。更令人宽慰的是,我的母亲八十多岁去世以后,他的体质很好,无任何疾病缠身。家住三楼,上楼有时两个台阶一跨,下楼时健步如履平地。生活上饮食起居有规律有节制。有时外出溜达,步伐有力,踏地有声。小城不大,走亲访友,从不乘坐三轮车。邻人见他如此康泰自如,都说百岁可期。他待人和大合小,遇事顺其自然,家里家外,洋溢着一片和睦幸福的氛围,令人称羡。

父亲是乡下供销社的一名普通职工,也经历过辛苦劳碌的日子。下乡当职工以前,曾在车逻轮船码头干过售票员,每天来回步行三十里,为的是将几名旅客送上轮船。在乡下工作时,也曾多次步行四十多里回家。退休以后,又在城上打工十多年,以资助培育四个孙女。

早年,他与其他股东合开过一家布店,对解放初的偏重税赋颇有微词。晚年的他热爱共产党,关心国家大事,对《扬州日报》《高邮日报》的政经文体等各版文章都看。为此,还买了一个放大镜,细看。有时有些中央以至县里人事变动,他比晚辈知道得更及时全面。有些“重要”的报纸,他都收藏放在专柜,直至终生。

他饮食讲究质和量,早年喜欢吃肉圆子、糯米大圆子,晚年嗜吃不减。他离世前一年冬至,援例吃了二十个糯米圆子。由于家人照料得当,“早上要吃得好,中上要吃得饱,晚上要吃得少”的要求得到了很好的践行。他睡眠质量也高,上床入睡很快就进入梦乡。

我父亲不抽烟、不打牌、不锻炼,不去附近蝶园广场的“老人圈”唠嗑,从有收音机到拥有彩电,他一直喜欢京剧,或听或看,有时干脆闭目养神地“听京戏”。他在衣柜上贴有一纸,上书“喜听京剧,人生一乐。清心静坐,养生之道”。电视节目,不是天天都有京戏,但是,一遇到有京戏节目,他就不放过这怡情养性的好机会。因为他听力下降,不管白天黑夜,都把音量开得很大,引起邻居反对,他才稍有收敛,以免扰邻。

父亲九十多岁到附近浴室洗澡,始终不要我伺候。我请浴室服务员多加照应,服务员叫我不要担心,老太爷的身板、手脚好得很哩。直到父亲病逝前个把月,我和家人才陪他洗过三次澡。最后一次,在浴室门口让他坐上三轮车,走完仅仅三百多米的洗濯之路。

那年腊月底,父亲饮食正常。有一天晚上,他对我说,你们夜里要来望望我,似乎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二OO八年的春节前一天,我第一次喂了他早饭,帮助他解完了大便。他突然心力衰竭,医生已无回天之力。于是,他把已经回家准备过年的晚辈一一叫至跟前,问明想问的情况,连他钟爱的曾孙女送他的一瓶麻油也提到了。直到下午五点,意识渐渐不清。春节凌晨两点多,父亲寿终正寝。在整理他的房间时,家人不慎,竟将“老寿星”瓷像碰碎了。

老人的命运就怕碰瓷,有时候转瞬之间就瓷碎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