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30 00:00:00 作者:毛群英 来源:今日高邮
乌村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也是乌镇刚刚推出的新型乡村旅游景点。走进乌村,乡愁便在。
夏末时节的一天上午,随家乡的旅游考察团队来到乌村。在导游的引领下,踏上了由水杉和银杏相拥的林荫小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低起伏的地丘造型、错落有致的植被景观和郁郁葱葱的树林绿地,俨然置身于生态大氧吧。边走边看,但见原野上的植物绿意盎然,水塘边的芦苇随风摇曳,荷塘内的荷花亭亭玉立,庭院后的竹园青翠欲滴,桃园里的桃树婀娜多姿,正所谓移步换景。村落内,杨柳、榆树、桑树等土著树木举目皆是,好似撑开一把把“绿伞”,给游人带来丝丝凉爽,抚慰了旅途的疲惫。更有那野花野草的烂漫,擦亮了你的瞳孔,找到了家的方向。
一位著名的室内建筑大师曾说过:“乡愁就是你离家多年,某一天回来,还能融入原来的环境和生活。”乌村给你呈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原汁原味的乡愁。在村委会附近的特色民宿板块中,保留了原有老房屋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略加修补后,以独立的乡村院落,形成了桃园、竹屋、渔家、米仓、磨坊、酒窖、知青年代等七大主题单元。漫步房前屋后细细品味,眼前浮现了当地村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诗意一般栖居生活的场景,油然而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在乌村,无论是改为客户使用的民房、村头的池塘、油菜花田地,还是重新梳理过的民居前园菜地、藕塘、垂钓池,抑或是略加整治的河道、田间小路,都是江南乡野再普通不过的自然景观。正是这些质朴的乡土气息,触发了我的乡愁情绪,相信也拉近了景区与游客之间的距离。
一路走下来感觉有点累,顺势坐在 龙港的石板桥上歇息,看这条原生态河道的岸上绿植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映衬,醉心于自然景观之美。蓦然,我看见一艘货轮突突前行,缓缓地绕村而过,我好奇地问桥边几位坐在一起抽烟唠嗑的村民:“这里有大河?”“是呀,北面就是京杭大运河,至今还保存着运河闸口呢。”一位老大爷热情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乌村这么有灵性,原来是得了流淌千年的运河水浸润。
灵动的水不但是乌村的点睛之笔,而且赋予了板块隔离的功能。一条条水道,将民宿区、美食中心、活动中心以及青墩乌墩的帐篷露营基地,有机地分隔出来,实现了动静分离。
水,赋予了乌村的秀美之魂。午餐过后,我沿着一段木质栈道,来到村委会前那一方水塘中央,小歇片刻,眺望蓝天白云、丛丛芦苇、幢幢草房掩映在水面中,乡野自然之风呼之欲出,不失为放慢脚步、放飞心灵的好去处。
跨进乌村门,就是乌村人。在这里,保洁员大妈看见你时的一声“你好!”,自助餐厅内勾住味蕾的新鲜蔬果和喷香菜肴,村委会旁免费品尝的地产粗粮和特色茶水,民俗展厅中依次陈列的农耕用具和创意作品,让你滋生起回到家里的感觉。
告别乌村,依依不舍,因为那里有我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