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2016-09-30 00:00:00    作者:陈仁存    来源:今日高邮

时间对我从来不是金钱,操心的事难以侵扰,波澜不惊,春风拂面,因为闲适造就的一张娃娃脸,让多少年没见着我的人,一眼能认出我来。正像梅丽尔·斯特里普说的:“非常感激我还活着,我有很多朋友或生病或已经离开了,我却还在这儿。”这份闲心让我二十年后还记得卢梭《忏悔录》“巴西勒太太”那一章在第83页。

自从装了网络电视,一部电视连续剧你想看多少集就看多少集,没有烦人的插播广告,没有明天的苦苦等待。正因为如此,晚饭后在沙发上才一瘫就瘫到半夜,过后还笑自己傻。如今的电视连续剧就是吊人胃口、“馋瘾”,欲罢不能,所有读书的乐趣、劲头全被这个小妖精掳去了。比如半个月一期的《读者》,以前拿到手都是一口气读完,如今下一期到了,这一期才翻个过半。“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谁还能再为她“衣带渐宽”呢。落在“盘丝洞”真的挣脱不出来。

我们社区举办首届读书节,要求每一位报名参加的须读完一部文学名著。我家的藏书也算得上“汗牛充栋”,实在是食多无滋味,就像《芋老人传》中那位相国,落魄淋雨寒冷饥饿之时,“他日不忘老人芋也”,十年后随着时、位之移,每日珍馐美馔,想吃芋头,怎么也吃不出慈水祝渡的那种甘甜的味道。那篇课文中我们记得最深的可能就是那一句:“老人知道者。”我选《约翰·克利斯朵夫》,因为她曾经让我热血沸腾。

当我把厚厚的四本《约翰·克利斯朵夫》捧到案头上的时候,真有一种抚今追昔的绵绵思绪。未翻读,先找感觉。因为对书,我不再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了。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打开这部宝典罢!”多么激动人心。

开头和结尾也还能记得一字不差。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农历八月十六,一轮明月终于照见了我们,又大又圆。我已经读到:“在这片沉闷的黑暗中,在一刻浓似一刻的令人窒息的夜里,像一颗明星流落在阴暗的空间,开始闪出那照耀他一生的光明:音乐,神妙的音乐!……”

每一个字都是音符,有海顿的温柔,有莫扎特的幽默,有贝多芬的英雄悲壮。他“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所有的灵魂都归向自由。

慵懒的灵魂再次被激越。

“啊,甜蜜的回忆,亲切的形象,好似和谐的音乐,会终身在心头缭缭!……至于异日的征尘,虽有名城大海,虽有梦中风景,虽有爱人倩影,其刻骨铭心的程度,绝比不上这些儿时的散步,或是他每天把小嘴贴在窗上嘘满了水汽所看到的园林一角……”

无论多少年前,还是今天的我,读到这段文字,都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牵着老牛,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般地好奇纯真。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你我忠实、坚强的朋友,让我们跟随她去生活、去爱吧!

译本也只有傅雷先生的译本。今后还有谁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应该不会有了吧。因为实在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啊。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