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常作南瓜忆

2016-10-21 00:00:00    作者:施正荣    来源:今日高邮

在我的家乡,人们每年都在菜园里或路边的空余地上种一些南瓜,一到夏天,绿色的瓜藤爬满菜园和路边,那金黄色的南瓜花像喇叭一样朝天开放,鲜艳夺目,招蜂引蝶。一只只嫩小的南瓜静静地睡卧在绿叶之下,待到成熟时,它慵懒地卧满菜园。每到这个时候,总会有亲戚和老家的邻居摘几只南瓜送给我,有青皮的,有橘黄皮的,还有花斑纹皮的;有老的,也有嫩的。他们特别叮嘱:这是自家栽种的纯绿色食品,老的南瓜烧着吃,粉粉的,嫩的南瓜炒来吃,脆脆的。人们还别出心裁地根据南瓜的形状起了一些别名,形状长得长的,叫“牛腿瓜”,长得扁平的叫“合子瓜”,长得凸凹不平的叫“疙瘩瓜”。

南瓜,我们地方俗称饭瓜,即可以当饭吃的瓜。在过去那物质匮乏、青黄不接的年代,人们就以南瓜作主食,我记得童年的夏天,常吃南瓜加一点米或大麦片煮成的南瓜饭,瓜多米少。有时候用南瓜和小麦面夹疙瘩当主食。嫩的南瓜和大椒炒来当菜吃,南瓜既代粮又是菜,无论是南瓜饭,还是南瓜夹疙瘩,虽然只有几滴油花漂在面上,饥不择食的人们填饱了肚子,也就慰藉了心灵。孩童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顿能够吃饱就是最大的快乐。在那大集体强体力劳动的年代,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地劳动,以瓜代粮的主食吃饱后,不多久就饿了,半饱半饥的生活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胃病的人比较多。有的甚至无力正常参加生产劳动,有的抱病赚工分养家糊口。三年自然灾害,能够吃上一顿南瓜,简直是赛过神仙了。我经历过“瓜菜代”时代,深知挨饿的滋味,那时最大的心愿就是一日三餐能吃饱,香喷喷的米饭味只能在梦中闻到。文革期间“忆苦思甜”,造反派们用南瓜和皮糠煮成一大锅,让革命群众吃“忆苦思甜”饭,不忘过去所受的苦。在那特殊岁月里的特殊食物——南瓜,曾经度活了很多人的生命。

在如今饱食终日的太平年代,南瓜也受到了越吃越刁的人们的追捧。现在人吃南瓜讲究就多了,南瓜饼、南瓜盅,饭店里做的油焖南瓜、清蒸南瓜等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菜肴,看起来清清爽爽,吃起来鲜美无比。不是为了填饱肚皮,纯粹是种时尚的品尝。

现在人还将南瓜当作保健食物。据有关介绍,南瓜有降低血糖的功能,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常吃南瓜有益无害。

南瓜子也是一种好零食。记得过去人们将南瓜子积聚起来,积聚多了就炒一次,平常抓一点放在口袋内,随时可以嗑,南瓜子嗑起来唇齿留香。尤其在过去那枯燥无味的生产劳动中,用嗑瓜子来抗衡疲劳。现在人们也喜欢用南瓜子招待客人,嗑南瓜子,享受人生美味。报刊上称,男人最佳零食首选南瓜子。南瓜子性平、味甘;南瓜子中的活性成分和丰富的锌元素,对前列腺有保健作用。

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家乡至今还有“冬至吃南瓜,来年不疰夏”的习惯,有的人家保存几个南瓜冬至这天吃了应时节。现在市场上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南瓜,我有时做一顿南瓜米饭、炒南瓜丝,和全家人一起,在充满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共享这看似微不足道却非常原生态的食物,回味留在记忆深处的南瓜的那种味道,铭记过去那物质匮乏的生活,让大家觉得温暖和感动,感到平凡的生活有滋有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