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活着,但要记住

2016-11-03 00:00:00    作者:陈仁存    来源:今日高邮

《活着,但要记住》是一本前苏联小说,我在一位被相亲的女孩家见到的。当时我是陪朋友朱哥,跟在一位阿姨后面去的。相亲就是见个面,走人,回家等消息。我总不能还赖在那儿翻桌上的那本书吧。多年来,那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已不那么重要。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让你十辈子、二十辈子都读不完,但凡你触摸过的,或从眼前如流星般稍纵即逝的,能将人引入胜境的,你只须接收一点点会心的亮光就已经足够照亮你一辈子了。这本书给我的亮光就是:“活着,但要记住。”

我崇敬一位前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从县师范学校毕业,因家庭出身不好,被发配到高宝湖中心的一个渔业大队做老师,这一放逐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才单身一人回到生他养他的小县城。他总是说:“三年自然灾害,幸亏渔民们对我特别照顾,天天湖水煮湖鱼,没有饿死。”尼采说:“你当超脱于自身之外,并且要走得更远,登得更高,直到看见群星已在你的脚下。”他说他也读过《活着,但要记住》,说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位年轻人因为贪生怕死,从战场上逃回村子,躲在一个废墟里,被他的妻子发现。妻子偷偷给他送饭,并开导他、激励他,使他重返战场,最后成为一名了不起的英雄。老师说他也很喜欢“活着,但要记住”。

那回相亲成了。我的那位朱哥不久就结婚了,生儿子了,但他从没有跟我提过《活着,但要记住》。他怀揣的那张电大文凭已渐渐“有价无市”了,所以一直很沮丧,落得只会唱一句《徐久经升官记》:“生就栋梁材,只因脖子歪,冷落路旁栽。”开始清亮,后来就慢慢沙哑、模糊,像灌了辣椒汤似的。其实他才貌一样都不缺,可就是活得不自信。我们都经历下岗买断,为钱犯过愁,夫妻反过目。正如鲁迅先生说:“有谁从小康跌落下来的么?他最可以看清世人的真面目。”我唯一的信念就是“活着,但要记住。”活出担当,活出优雅。有句英文歌词:“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他得了抑郁症,要不是被警察一把拉住,就瞬间从一个十八层楼顶跳下去了。他比我更恐高,可此刻腿却没打一下软。幸运的是,他后来开始改变自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青春还在,/我就不会悲哀,/无论天上掉下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

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字——“爱”。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