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7 00:00:00 作者:于川 来源:今日高邮
在网上看了几期小撒《开讲啦》,很喜欢,尤其是麦家老师开讲的那一期,我看得特别认真,觉得自己就在节目现场,聆听麦家老师的公开课,虔诚如学生。
麦家的作品,我看的其实不多,家里只能找出一本《麦家作品精选》,但也没有好好读,总觉得读现在的文学作品,不如看经典作品。好多电视剧电影就是根据他的作品改编,我由此认为他就是一个时来运转的作家而已。但是这节课,让我彻底改变看法,并知道了我对麦家的这种“觉得”、那种“认为”是多么地肤浅和无知。
麦家在开讲之前,先向现场的观众声明他不是来“讲”,而是来“想”,甚至要向他的读者表示忏悔。这种姿态和其他开讲老师以布道者自居、且滔滔不绝的形象,可谓大相径庭。
让我们先听听麦家老师的忏悔吧!
这几年,麦家的作品特别受读者欢迎,一些出版商和影视编剧都希望第一时间拿到他的作品。他为了赶作品进度,曾三个月写一部小说交差了事,有点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后来重读自己的这些“急就章”,他才发现小说情节上有前后矛盾的地方,语言也不够精美,“简直不是自己写的”,最终向读者致歉。
我没有读过麦家在节目里提到的小说,自然无必要接受道歉,但是我欣赏这种为作品负责的精神。麦家的道歉是真诚的,他为此分享了一个“儿子学骑自行车”的故事——
麦家儿子八岁的时候,想学骑自行车。他觉得儿子太小,不同意。当发现儿子在操场上已经飞快地骑自行车时,他很激动又十分紧张。儿子骑这么快,一方面是向父亲证明他会骑车,一方面是儿子不能慢下车速,常人都知道,刚会骑车,慢下来就意味着摔倒。由此可见,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态度。儿子骑自车如此,老子写作也是如此。
我们所处的正是高速发展的年代,村庄的消失,城市的变化,动车的一次又一次提速……固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这个社会的各种变快中,麦家发现,我们正在失去真善美。
麦家是一个作家,平常就是在家里读书写小说,过的是一种慢生活,这种慢生活是令我羡慕的,当然更令人 慕的是麦家的作品已经受到社会关注和认可,这种高度不是哪一个作者随便达到的。麦家最后说,如果他去一个地方,比如伦敦,他愿意坐船去。
现实中,麦家老师去伦敦,不会坐船。但是他一定会以一种坐船的心态,向目标靠近。我是一个场外听众,没法像现场观众那样,当面请教。但我自信,已经听懂麦家老师。自然,也希望像他一样——坐船去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