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读周游游记的感悟

2016-11-24 00:00:00    作者: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周游是我市一位多产的业余作家。从他的专著抑或《高邮日报》上,我读过他不少游记。早年,他在老山前线猫耳洞里写下的诗作《我和山》,便出手不凡,被评论家誉为“万里边关笺,慷慨战士情”。该诗纯情自白,气势不凡,虽不是游记,却为其日后所作的游记涂抹了意蕴的底色。退伍回邮后,因某些原因不尽如人意,他便如獐独跳、如狮独行地“游山玩水”,他的游记也一发不可收,令人瞩目。我以为他的游记——

饱览大好河山,引人入胜。陪几个好友在高邮看看,乍看,湖山钟人杰,嘉树喜成列。说实在话,高邮无名山可登,他却因为是周山人,“总感觉身边有山,脚下有路”“心中有了一个新的高度,那是一种无法用尺丈量的心灵的高度”,气概何等豪迈。待到他真正开始九华之旅,登临峨眉极顶,乃至飞到了心驰神往的拉萨朝圣,伫立于同丛林交臂、和深溪合翠之处,更是惊神沁目,心旌摇动,他觉得诸如拉萨等地大好河山,是一部又大又厚的书,永远读不完。他与读者一道,对天地问难,从河川求索。

构建诗情画意,情景交融。他以简练、神化的笔法记述山岚峰峦之胜,描绘潭池泉瀑之奇。他写九华山:“舒姑化作清泉,其水清媚山川,其操洁如冰心,是月魂,是嫦娥……”而这泉源活水,源远流长,泠泠作响。这恰似交响的音乐,又如琅琅的诗篇,亦如挥就的写意。他写钻上青天的峨眉,山腰处皆为云雾所蚀、所蒸,藏美烟霏其中,让人浮想联翩。待登至刺天的金顶,一览无余,如入远离尘嚣的仙境。环顾熠熠生辉的远山,似乎可以把玩白云苍狗,又可以触摸着江河之源的远古冰雪。在这里透支着他的想象,也倾注了他的情感。虽是凡夫俗子,也有山高我为峰的豪情。

表达物化意蕴,境由心生。名山大川的许多客观存在的景观,在他的笔下,都拂去了一切的浮尘和雾障,显现的是丰富的意蕴和厚重的积淀。一些牵强附会的讲解,虽然可以满足一些人的获得感和愉悦感,但是往往会丢失物化的真谛。周游以独特的视角、见地,将眼前的景观意化为独有的佳句美文。峨眉山上一株又高又古的岩桑矗立千年,见此,顿时他就以岩桑的姿态仰天独立,张开的手臂就像树枝树叶,身躯犹如树干。他感觉足下蓦然生根,被净化的空灵清澈之心,就油然而生一种杂念尽除、人性向善的境界。

勾画才子佳人,锦簇生花。尽管周游游览常是独来独往,但是因为他深厚的学识和热情的谈吐,常吸引一些女同胞听他介绍、解释。以致一些导游小姐也与他很融洽热络。峨眉山“美眉”导游或拉他前进;或问他:“那是云?那是雾?”;或不停与他合影;或执手相扶同他一齐撞钟,“当……当……”地祈求幸福安康,人类所共有的憧憬、梦想在万佛顶回荡,也在平民百姓心头回响。周游旅游,有“美眉”大方相伴,自然是心花水花山花齐绽,也是一道风景。

旅游,自古有之。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的游记佳作不胜枚举,它们及其作者传薪至今,让人耳熟能详,研读效法。

奇文迭出,风格各异,传世共赏析。一代文豪盖世、宦游直送江入海的苏轼出川以后,就显示了横溢的才华。因政治上屡遭贬谪,宦游各地,几乎踏遍大半个宋室江山,写下了不少绝妙的诗文。诗文得江山之助,而江山得它之助,越发增辉添色。

漱涤万物,寄情百态,向山川求知。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提及高邮湖上倏然出现的明珠。有人说,是他的好友孙觉转告他的,也有人说是沈括遍游各地采集的,这也可信。因为公务需要,他宦游各地,便着意向山川求知,着意采集各处地理与风物资料,才得以写下山水胜迹的著作(含游记)和诗歌。

涉足九州,考山观水,书写真文字。划时代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大旅行家。从他读书游三巴,到仗剑出荆门,长安醉日月,十载漫寻仙,再到战祸频生的晚年“闷为洛生咏”,留下了根植于中华壮丽山川而博大瑰奇的诗文,遗爱一直恩泽至今。明代徐霞客志在四方,涉足远游,三十年如一日,五次遇盗,四次绝粮,从未稍移其志。这也与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始终支持着他有关。她不希望儿子只是“藩中雉”或“辕下驹”,而是期待儿子成为“问奇于名山大川”、学务实效的有心人,因此,他以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写下了《徐霞客游记》。

旅游,在周游的脚下。周游的旅游,永远在路上。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