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进厂时的记忆

2016-11-28 00:00:00    作者:高超    来源:今日高邮

伴随着公司建厂60周年的到来,我也迎来了进厂的第40个年头。一步步走来,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我也从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走过年富力强的中年时代,即将步入经验成熟的老年时代。

我记得那是1976年,文革虽接近尾声,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还在继续。当年,同龄人里我有一个堂兄,是长子,在1975年被下放到宝应湖农场。而我因为年龄小没有被下放,这时又有“一个家庭有一个照顾名额,可以被安排到市属企业”的消息传来。紧接着,我成为了文革后首批未下放的知识青年里的一员。这不仅给家庭带来了希望,也给城市带来了生机,给企业送去新鲜血液。

母亲接到了单位领导的通知,说我被分配到高邮最大的国营机械厂(高邮水泵厂),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难以言表的喜悦心情。

和我一起报到的有100多名知识青年,当天厂政工组的秦组长等领导接待了我们。之后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班主任陈鲁高向我们说明了本次培训的内容,分别是政治思想教育、厂史、企业概况、产品介绍、参观全厂各车间、文体活动和综合考试等。由于招工人员较多,教室就安排在男浴室,虽然设施简陋,条件艰苦,但是学员们学习情绪非常高涨,态度也很认真。毕竟我们从学校步入社会,对工厂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同时也为自己即将成为一名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工人而感到自豪。

培训结束,我也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到工作分配阶段。那天下午,秦组长先宣布了分配纪律,向我们介绍了各车间主任,最后说明分配是采取车间主任带队领人,明确地分配车间、分配工种,不允许随便变动。就这样,我被分配到维修车间,当一名车工。

到了车间,党支部周书记同我们见面,对我们的要求是,做讲政治、学技术、又红又专的工人。接着,丁主任向我们介绍了车间人员、工种概况、设备配置以及车间主要的产品等。

我们这批年轻人没有辜负领导和师傅的希望,从分配到车床上的第一天起,我们不怕脏,不怕累,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找出差距。下班自己看《车床知识》《机械基础》《刀具应用》《机械识图》等书籍,努力掌握车床各部件的构造和作用、机械基础的公差配合、刀具的运用等。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车间工艺员、老师傅。六个月后,我们这批新人基本上就已经可以分班独立操作。我当时操作的是C6136加长车床,干中学,学中干,能加工车床丝杆、光杆、花键轴和齿轮等零件。当时,就是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学技术,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信仰与奉献了。

由于领导和师傅的严格要求和自己的勤奋学习,我们在机械实践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车工三年,铣工五年。1984年底,由于工作需要我离开了生产车间,但是这八年的车间生活里,领导对我的培养、师傅对我的教导、同志间的真诚淳朴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享用一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