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9 00:00:00 作者:潘学山 来源:今日高邮
很早就喜欢侯德健的一首歌《三十以后》,不仅因为它旋律优美,更是因为歌词中透出的那种历经沧桑、看破红尘的旷达。
“三十岁以前,闯东南和西北异想天开……”年少轻狂时,总是目空一切。以为世界就在脚下,可以予取予求,大有“舍我其谁”之气概。结果一路摸爬跌滚过来,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三十岁以后才明白,要来的早晚会来……”终于明白,其实有很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智者云,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有些东西,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不是你的,打破头去抢也是没有用的。从此,“把春夏和秋冬全关在门外”,看淡了名利,看轻了风月,少了几分执念,多了几分静气。
“三十岁以前,学别人的模样谈恋爱;三十岁以后,看自己的老婆只好发呆……”爱情是美好的,初尝爱情美酒的我们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之中。但有时候,不懂爱情的我们更不会经营爱情,一旦真爱失去,只能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来自我安慰,徒增“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伤感。及至步入婚姻殿堂,生活的平淡、事业的压力让我们激情消退,锅碗瓢盆冲淡了卿卿我我,柴米油盐代替了花前月下,你说我没有了往日的体贴浪漫,我说你失去了旧时的温柔模样。我们会在意许多本不必在意的东西,却往往忽略了身边最亲的人的感受。经历了婚姻的“七年之痒”,磕磕碰碰,才终于明白,爱情是一辈子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才终于领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谛。
“三十个春天,你看不到第三十一次花开;三十个秋天,你收不到第三十一箩小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来容易,做来却很难。曾几何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我们恨不得一锹挖一口井,却忘记了成功是一点一滴努力的累积。到了三十岁以后,大多才真正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才觉得“一切还不算太坏”。
三十岁以后再唱起这首歌,禁不住泪眼朦胧。“三十岁以后才明白”,只是很多事情,明白得已经太迟了,但还可以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