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上高邮

2017-01-09 00:00:00    作者:陈正祥    来源:今日高邮

上高邮,是太平常的事了。但是,我们湖西人,上高邮,以前可不那么简单。我是原天山镇的一名退休干部,这一生,上高邮若干次,可尝够了酸甜苦辣。好在是:先苦后甜。

湖西和高邮城隔湖相望。俗话说,隔河千里远。湖西和高邮城不仅隔了一条大运河,而且隔着高邮湖,更是远上加远。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分配到天山当教师的。工作不久,就听说,一位徐老师乘船去高邮城,被风浪掀翻了船,淹死在湖中。我永远不会忘记,1968年,夏庄大队有8名社员乘船,在高邮湖中遭遇大风袭击,船翻人亡。当8具尸体被抬回村时,干部社员哭声震天。有人为上高邮,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多的是辛苦奔波,浪费时间。记得高邮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那次,是在高邮体育场召开的。为了参加这次大会,我们天山的参会人员提前一天出发,先步行到送桥,然后乘木船上高邮。木船在湖中不会直行,只能按“之”字形行船。眼看天快黑了,大家望着对面高邮城的楼房,不能到达,只好把船靠边,在湖边过了一夜;第二天再行船,继续上高邮。当我们匆匆赶到会场时,已经迟到了。那时,到高邮开半天会,来、去却分别花一天时间。当时,湖西公办教师少,湖东的公办教师来湖西工作,如同到边疆差不多,回家很困难。尤其是放寒假,湖上封冻,从草滩上步行,遇到阴雨雪天,如同长征过草地。因此,他们在湖西时间不长,就千方百计要求调回湖东工作,以少受途中之苦。后来,在码头庄至高邮有了小轮船,湖西乡镇之间通了公路,交通有了改善,但仍要乘一次车、换乘两次船,才能到达。遇大风,小轮船停航的情况经常发生。有时,冒险开航,或在湖中突然刮起大风,风浪把小轮船打得东倒西歪,小孩子吓得哭爹叫娘,人人吓出一身冷汗。受惊吓何止一次!漫水公路铺成后,湖西人上高邮,交通有了很大改善。可是,由于泄洪需要,每年汛期,要漫水一段时间,不能通行。

2012年9月,省道333跨湖大桥建成通车,湖西到高邮畅通无阻了!我们湖西人奔走相告,拍手叫好。现在,江苏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千里江苏一日还。我们湖西人到高邮,只要半小时;到省会南京,也只需一个半小时。我们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为人民铺好了小康路,建好了幸福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