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抗金青史地名传

2017-01-15 00:00:00    作者:秦一义    来源:今日高邮

在三垛镇区东首,矗立着一尊岳飞雕像。高高的基座上,岳飞披甲戴盔,宝剑出鞘,器宇轩昂。

瞻仰巨型石雕,人们一下子又穿越到了八百多年前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大举南侵,岳飞带领的岳家军转战大江南北,打了许多胜仗。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岳家军万人军马,除了战争消耗,加之部分人马留守泰州等地,出征三垛时,已寥寥数千之众。岳飞殚精竭虑,运筹帷幄,肃整军纪,决一死战。他强调战争中要爱护百姓的一草一木,有违者斩。岳家军深得百姓爱戴。百姓说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是对岳家军最好的评价。岳家军所到之处,都有百姓协同助战。挖战壕、筑工事,四面埋伏,四面出击,一时起,风起云涌,“关门杀鞑子!”吼声如雷,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鞑子”就是北方的金人。他们势如破竹,大举南侵,践踏大宋江山,不得人心。南侵的“鞑子”理应斩尽杀绝。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三垛一带连续三次出击,取得了“杀高太保,俘酋长70余人”的胜利。

天地转,光阴迫。岳飞在三垛一带抗金已近千年,然而三垛镇及周边地区,许多村舍的老地名打上了抗金战争的烙印,如烟熏火燎过一般。这些老地名仍在百姓中口口相传,甚至被文献记载,如“东团营”“西团营”是岳家军驻扎的两大营盘(“东团营”已简称“东团”现隶属于甘垛镇,“西团营”已简称“西团”,东团、西团,一河之隔)。“南壕”“北壕”两村紧邻,田头靠田头,想必岳家军携当地百姓挖战壕、筑工事,以壕沟为掩护,伏击敌人。藏铁庄,据该村老人介绍,岳家军在该村藏过兵器,为了纪念岳家军抗金,故名。秦家垛南面有条小河沟,叫马饮塘,那是岳家军军马在此放过牧,饮过水。更值得一提的是,三垛镇南面有个村叫“老分头”,实是“老坟头”的谐音。三垛一带的男子喜欢剃分头,三七开的那种,后来,人们将 “坟头” 改称“分头”,恰到好处,显示人们不忘历史的同时,也向往和平、吉祥和美好。该村原先为什么叫“坟头”?因为当年岳家军及百姓中有战死的,其忠骨埋葬于此,并筑起高高的土坟堆。上世纪七十年代,地方百姓烧土窑取土,才将坟头夷为平地。虽然标志物不存,那地方田头地角,仍然发现陶瓷残片,或许是当地百姓祭祀英灵时用过的器皿。在那里还挖到过一口井,经考古专家考证是口宋井,井里有大量的陶瓷碎片,睹物思人,可以推想到岳家军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的悲壮一幕。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