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0 00:00:00 作者:陈治文 来源:今日高邮
三十晚上,这是我们高邮人对除夕通俗而又通常的说法。回想我童年的三十晚上,十分有趣。
俗话说:大人忙种田,伢子盼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戴新帽、穿新鞋,能吃到平时很难吃到的鸡鸭鱼肉等美味佳肴,还有压岁钱……到了三十晚上,忙年迎年达到高潮,大人们忙着张罗过年的众多事情,而我们小孩则自由快乐地玩耍,开心得不得了。有的小孩个头不高,于是大人就叫他爬门头、站墙头,期盼来年长个高个头。有的小孩怕上学怕念书,于是大人早上就拿出一本书在他头上拍两下,又在他胸前拍两下,意思是读书入脑入心,长大有出息。
三十晚上家家都悼念祖先敬亡人,表示我们活着的人要过年了,不能忘记先辈祖宗逝去的亲人,要缅怀要感恩。办一桌饭菜,烧纸磕头,也让他们有钱花好过年。这时候小孩子特别是男孩成了主角,烧纸磕头都由他先来,大人在一旁指挥,并不住地祷告,求先人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财发精神长。小孩子一般不懂这是干什么,只是觉得有趣和好玩。
三十晚上孩子们领到压岁钱是最开心的事。我童年时的压岁钱一般是十几个铜钱或者几个铜板,后来渐渐被纸币替代了。其实压岁钱用铜板小孩最欢迎。因为铜板可以用来和小伙伴们去砸“钱溜子”,还可以玩“猜字目”的小游戏。就是用右手将一枚铜板竖立在桌面上,然后让左手食指按住让它不倒,再用右手拇指钩住食指对竖立的铜板用力一弹,铜板便迅速飞快旋转起来,然后突然按倒在手掌下让对方猜,是字(正面)还是目(背面),猜对了则赢得这枚铜板。两人一个回合为一局,有输也有赢,玩得心跳,玩得开心,既有趣又快乐,往往玩得上瘾哩。
三十晚上对我们小孩子规矩不少禁忌蛮多,说起来也很有趣。大人们少不了反复告诫孩子,过年了,要讨吉兆不许乱说。如老鼠要叫小猫,没有了要讲满了,不小心碰碎东西了要赶快说碎碎(岁岁)平安。忌讳说不吉利的话,如杀、死、鬼怪等。不能 便到邻居家串门,还有不准向外面倒垃圾和倒水。有的小孩平时不太听话时常犯错,三十晚上大人总要设法抓住点小把柄而打一顿,说是打打好过年、长个记性来年就不再调皮了。但总的说来,三十晚上我们孩子们还是欢乐有趣的。
三十晚上最热闹的是喝守岁酒吃年夜饭了。那时候经济困难生活清苦,平时菜粥菜饭一锅煮,吃咸菜萝卜干,但再穷年夜饭还是丰富的。有鸡鸭鱼肉,有炒菜有冷盘,再差也凑个六大碗。另还必须有几个有寓意的菜肴。一是百页炒水芹,意思吃了人能百事手脚勤快能发财;二是炸年糕,意思是年年好运步步高;三是汪豆腐,意思是斗富斗富兴旺发达;四是煮鲤鱼,意思是鲤鱼跃龙门年年有余(不过三十晚上只上桌不作兴吃,必须用来压锅,叫跨年成富贵有余);五是炒一盘安豆苗,意思是平平安安家庭和谐。如今生活富裕了,天天赛过年,但这些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每逢三十晚上,年夜饭不管在家中还是在饭店,这五种菜肴总会有两三样上桌的。
童年的三十晚上还真是有趣得很,它始终在我的美好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