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落发(小小说)

2017-03-22 00:00:00    作者:赵德清    来源:今日高邮

这个地方很奇怪。与其他地方不一样。

不一样的是,这个地方出唱小戏的。唱小戏的是男的。

男的唱小戏,一绝。

得扮女相。非常惊艳。

开唱也是女声,十分好听。

当然也客串一下小生、老生,沧桑的哑声。

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唱小戏的。把她们的心里话都唱出来了,魂也都给勾走了。跟唱小戏的跑了的,不在少数。

小英子的爸,是唱小戏的。她从小没有妈。父女俩相依为命。小英子喉咙好,嘣脆。但是爸从来不准她唱。可以念书,读戏文,写唱词。小英子是村子里唯一识字的女娃娃。教书先生说,比小青子书读得好。私塾就他们两个坚持下来,已经读到十三四岁了。其他人读完《百家姓》《三字经》,早就该干嘛干嘛去了。都说他俩是梁山伯祝英台。小青子不乐意。跟女娃娃一起读书,没劲儿。他想去城里大学堂。“将来我是要考状元的!”小青子总是这样对小英子说,“先生再怎么夸你没用,你只能在戏里中状元。”

小英子喜欢唱戏给小青子听。就两个人。有了别人就不唱。《女驸马》《天仙配》《秦香莲》《梁祝》……好多。

好听。

也好看。      

看得小青子发呆。

“你看啥呢?”小英子唱得好好的,发现小青子走神,上来揪耳朵,“有什么好看的啊?我看看瞧,你眼里有啥?”

有啥?

小英子看到了,不说。家去烧饭。留个呆头鹅,发神经去。大白天的乱想啥。哼。

家里来客人了。今天爸怎么没去唱戏呢。城里马老太爷做七十大寿,已经唱了两天。爸还带小英子逛街,扯了花布料。

边做饭,边瞄着动静。

“这是马老太爷的意思,你就应了吧。”好像是那个媒婆。来过好几趟了,都说不嫁啦,怎么又来。

“我闺女养得起。”爸就是好。“我不卖闺女。”

“你想清楚。说实话,马老太爷的儿子马团长回来了,有枪有人有钱。这是马团长孝敬老太爷的,马老太爷也答应了再纳一房。小英子去了,就是八姨太,这好日子哪找啊!”

“咣当”一声,厨房小屋里,小英子手一滑打了碗。

“不嫁!”“不嫁!”

小英子冲进正堂大屋,和爸异口同声。

碰了一鼻子灰的媒婆,给小英子和爸赶了出去。

媒婆临走还在说:“你这个死丫头,马团长和马老太爷都看中你了,不嫁也得嫁!不做八姨太,给马团长做个二房也行啊!”

这顿饭,父女俩吃得没声音。

民国了,难不成还会来抢亲?!

“这事得告诉你妈。”爸想了半天,对小英子说。

“我没妈。”小英子不认这个妈。自小没妈,现在认妈,给人笑话,丢脸丢到湖里去了。

小英子妈,当年也是一个恶霸作孽,想夺她为妾,实在没办法才躲进庵里为尼的。这事过去跟小英子讲不起来,今天非说不可。“你有妈。我带你去。”

“她就是我妈?!”小英子看着熟悉的尼姑圆真法师。打小她就经常到家来布施。

“妈……妈……”

家后面,水塘边,半月庵。原来,妈一直在。

“妈……”小英子抱着妈,流不完的泪,说不完的话。

好几天,小青子看不到小英子来读书了。问先生。也说,不清楚。

不行。得去瞧瞧。小英子是病了,还是咋了。

小青子找到小英子家,没人。

哪去了呢?

不远处,尼姑庵,有木鱼声,唱经声。人还不少。

圆真法师收徒弟了。

小青子隔着门往里面瞅。只见小英子的乌发,一丝丝落在地上。

小青子莫名地疼在心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