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 00:00:00 作者:顾永华 来源:今日高邮
清晨推门上街,冷风中夹带着些许冰凉的雨点打在脸上。那雨点不密也不大,就星星点点的,却也不断,让人不由得缩起脖子。“节气到了,应景呢。”“可不是吗?就到清明节了。”身旁两个行人在走着说着。
高邮流传有“清明不晒服”的习俗。这天,老人一早会叮嘱家人不要将洗净的衣服晾出去晒,就连平日里晾在外面风干的毛巾、鞋子也要收进屋里。民间流传:清明这一天,要专门留给先人晒衣服,活人不要跟先人争抢这天的阳光。当天的早餐,除了吃粥,有的人家还加了一大盘闪着晶亮油光、透着翠绿颜色的豌豆饼。民间有“清明节吃豌豆饼,出门保平安”的习俗。咬上一口外脆里软、细腻微咸的豌豆饼,满嘴清香。民谚又曰:“早烧清明, 烧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对此,有人认为含有迷信色彩,其实,民谚中所反映的亲情成分才是主流。是要让出远门的家人牢记,在祭祖的日子,早点回家团聚,让家人放心。清明节中午,每家都要设案烧纸祭祀祖先。家中大桌上供奉着米饭和红烧肉、煮鱼、油煎块粉、青菜烧豆腐等四样菜肴。有先人生前喜爱饮酒的,家人特别关照要斟上一杯白酒。老爷柜上点燃一对蜡烛,香炉上香烟缭绕。家中小孩率先叩首,烧纸,寄托哀思,祈祷祖先保佑家人安康。祭祀仪式结束后,由长者从 样菜肴和米饭碗中用筷子夹出少许抛弃,杯中的酒要全部泼洒到地上,以表示饭菜先人已经用过了。菜肴回锅重新热一下,然后一家人吃饭。这天,小孩子还时兴头戴用杨柳枝条编织而成的圈形帽子。据老人讲,戴柳帽可以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