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春联往事

2017-03-31 00:00:00    作者:赵新    来源:今日高邮

小时候,每逢春节,我最爱挨家挨户读春联。

父亲是生产队队长,毛笔字写得还算过得去。我家的春联都带点标语色彩,每年在破旧的大门上贴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入时豪迈,又充满着信心和希望。那时实在太穷了,穷到每年生产队年终决算时,我家都超支。
屋后是叔祖父的家。叔祖父教过私塾,写了一手的欧体。他家的春联既文言又古板:“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在偏僻的农村,来来往往的都是大老粗的农民,能读过《陋室铭》并懂得对联意思的,全村庄没有几个人。但他依旧一年复一年在门上贴着。
我家隔壁邻居,是个富农,成分不好。印象中,每逢运动,都把富农婆子挂牌子批斗,那时候我觉得她有些可怜,一点也恨不起来。因为我和她儿子是同学,成天一起玩耍,亲切得很。我尤其喜欢她做的“蒸薯条”“萝卜香”,至今记忆犹新。一般人家把红薯切成片晒干,放在粥锅里一起煮着吃,感觉有些混沌而杂味。而她把红薯切成条状,晒干后放在蒸笼里蒸熟了,晶莹透明,就着稀饭吃,甜而韧,清口又精致。村子里家家做黄豆酱,佐着烧菜下饭。她家别出心裁,把豆酱兑了冷开水,与萝卜、白菜、冬瓜、豇豆一起放进坛子里,闷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直接吃了,又脆又嫩、又酸又甜,类似现在泡菜的味道,这就是她家的“萝卜香”。如此的美味,诱惑着我经常往她家里跑,也不管什么成分、身份了。
富农本人读过私塾,算是个文化人,写起对联来,有板有眼的。至今我都记得,每年他家门上贴的是“姓冠百家,书传半部”的对联,而且是厚重饱满的颜体字。开始我并不懂这副对联的意思,就好奇地问他,而他和蔼地讲解给我听。原来这副对联是我们这个堂族独有的,意思说,我们姓“赵”,在百家姓中排第一,自然就“姓冠百家”了;而这门赵姓是赵普的后人,史说赵宰相熟读《论语》,而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也就有了“书传半部”的下联。他还告诉我“赵”姓有好多堂族,如“天水堂”“永昌堂”等等,唯独我们是“半部堂”,不仅仅占了皇帝的姓,而且是大宋开国功臣的后代。虽这么说,但我们一个村的赵姓人家,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他家的老婆也照样被挂牌子游村。
大概是小时候春联看多了,总觉得写一手好字、写一副好联,是一件既愉悦别人,也孤赏自己的事。1982年初中毕业后,每年我家的春联就是我写了。字体有些稚嫩,写的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再到邻居家一看,“姓冠百家,书传半部”已换成“喜鹊登梅,春风剪柳”,字体却是风骨俊逸的“柳体”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