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8 00:00:00 作者:朱桂明 来源:今日高邮
河虾,一定要野生的。要大;更要新鲜,最好活蹦乱跳。
买回家,剪净,洗清,放着备用。
临吃动手炒。炒菜都这样,现炒现吃,冷了减味。
热锅放油,未及烟起,下姜,下椒,翻炒约半分钟。再投虾,继续翻炒,直至虾体发红。请注意,这是关键。这样做出来的河虾,红得有光泽,鲜亮鲜亮的。
家乡高邮,有一俚语,形容人性子急,说是“炒虾等不到红”。你看,这人性子多急,炒虾等到红,也就两三分钟,他竟等不及!记住了,炒虾,那是一定要等到红的!
此时,倒入少许料酒和适量生抽,翻炒后加水,水淹虾面,盖锅烹煮。待锅里传出沸腾声,掀开锅盖,尝尝咸淡。如果淡了,还可再加点生抽。接着,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点糖,调整灶中火,使它变小,盖锅慢慢熬。
这时候,就看你的真本事了!你要不时地掀开锅盖,监督锅里的汁,一旦发现锅里的汁已成胶状,立即点醋翻炒三五铲。老话说,“点醋香”,是也!最后,放入葱花再翻炒三五铲,即可起锅盛盘。
盘子的形状最好扁,颜色最好白。玛瑙似的河虾,红彤彤,光闪闪,盛放在扁白如玉的盘子里,那简直就是艺术品!未吃,先饱你眼福,吊你胃口!
虾盘上桌,妻坐对面。
我给她倒一杯茶,她替我斟一盏酒。古人“举案齐眉”,我们“举杯推盏齐眉”。她呷一口,我咪一嘴。茶香而酒醇,情投而意合。眼前光景,酒不醉人,人自醉人。
虾是“第三者”,亦醉人,醉了我,也醉了她。一只大虾夹在筷子上,香气弥屋;送进嘴里,鲜味浸舌。与其说吃,不如说品——品一首诗,一首以“香”“鲜”为平仄的诗,一首造物主送给人类的绝美的诗。
边吃边唠,东一拉,西一扯。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自己的,子孙的,什么都说,无话不谈。而唠得最多的,却是家乡高邮。因为一吃到这菜,我们就自然而然想起家乡高邮湖大青虾。
高邮湖大青虾,个儿长。那形体,真是帅呆了,靓透了。
高邮湖大青虾,色儿浓。一爆炒,红得就像刚刚跃出地平线的太阳。
高邮湖大青虾,味儿美。俗语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烂泥。而高邮湖大青虾,却不吃烂泥。高邮湖,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湖中水草丰茂。这些丰茂的水草,就成为高邮湖大青虾的口中食。所以高邮湖大青虾,竟没有一点泥腥味。也许是受之于天,除了鲜,高邮湖大青虾似乎还可以闻到一丝丝一缕缕大自然之精气。这种大自然之精气,是其他地方的河虾所没有的,它进乎嘴,达于心,让你回味无穷,飘然欲仙。
想到这里,我们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筷子,相对而视,一股乡愁悄然而生。千年老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天气渐热。“五一”之后,籽虾将陆续上市。带籽的高邮湖大青虾,最好吃!
我们终于回过神,重新“举杯推盏齐眉”,继续动筷子,越加仔细品尝。越加仔细品尝就越觉得,今天的炒河虾,还是炒出了个家乡味。
想到家乡,它就有家乡味。想得越深,家乡味就越浓。想得越久,家乡味就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