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00:00:00 作者:陆兴新 来源:今日高邮
在鼓浪屿的某个小店,我看到很多年轻的男女认真地写着明信片,才发现如今明信片也有明亮的风景,二维码扫过也有未知的歌曲。几年前,收到朋友从鼓浪屿寄来的明信片,她在明信片上写着:看到美丽的风景,想与你一起分享。走进小店,趴在沾满邮票碎片的桌台上,忽然理解了单独旅行的苦楚。绵细软沙沾黏在脚底,痒痛交织的触感,街巷口的老婆婆就是我口中80岁时想要成为的自己。传说中的“张三疯”其实真的很可口,有喜欢的杏仁片,竟然还有薄的曲奇。它们在我眼里,在我口中,在我脚下,在我心里,却无法传递。越来越发现这点,就越来越不善于用语言传递怒和喜。
好友说自己有人群恐惧症。我想她一定不适合中山路。我却格外喜欢中山路宽宽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好像写字楼里一纸篓的沉重和枕头上熟悉的翻来覆去都和穿着裙子的自己没有关系。陌生的地方,似乎给了我狂欢的心情。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部电影《那年夏天的朗声》,很小众的台湾电影。女主角在海边说过一句话:你知道吗,每个海浪有不同的声音,就像人的感情有很多种。太阳升起的时候,厦门的太阳热烈得令人难以忘记,眼睛眯成细缝,肌肤晒出了纹路,大海碧蓝如洗,浪花在阳光里溅碎成了宝石。海边的天空很开阔,云朵是蓬蓬的奶白色。被这样的阳光照射过,很难有心脏还偷偷藏着阴霾。也许正因为此,夜晚的大海显得神秘,善于窥探,藏着罪恶心。
相比鼓浪屿人满为患的商业区,我喜欢连接它们和大海的寻常巷陌,繁花似锦只是路边的随意风景。岛上的居民都安安静静。好友说鼓浪屿的居民藏龙卧虎,却越发深居简出,默默不语。连满岛的猫咪也有慵懒的面孔,在烈日下寻一处荫蔽,耷拉着眼帘,沉睡一整天,或在游人的快门声里,半睁眼睛。尽管好多游客都说这里脏又拥挤,但我还是一瞬间爱上这里。无论生活的城市雾霾笼罩不见天日,连绵阴雨整日潮湿,眼见各种曲终人散,绝望到视死如归,这世上总有春暖花开的地方。那里的猫咪在梦里偷偷扬起了嘴角,那里的落日不为任何人演出,只因为风起。和人群散开,沿着山路直奔钢琴博物馆。半山腰的小旅馆有很漂亮的露台。遥遥俯视,葱翠的山下,大海远不止沙滩上目光所及的片段。旅馆的小哥也是见惯了过路游人,端了两杯红茶便不见踪影。身边的秋千上,男生弹起了乌克丽丽,不是热情的曲调,轻快而有点忧伤,又好像极其简单不用复杂地去曲解。
懒散如我,没有任何的攻略,和好友两个人,尝到了地道的滋味。环岛骑行好像是有点不快乐的回忆,但我已记不起。愚钝如我,才会记得快乐多过悲情。
如果真有一天,旅行真的像我的梦境,你的承诺,成了我生命的常态,我是不是会重新拥有当初的笑意?你是很弱小,却好像拼命想要撑开一处春花烂漫,也许这才是我心里渐生的暖意。就是那么不信任爱和情,但是不是过了很多年,时间熬出巷口的老太太,我终于可以相信,这世上总有一个人,愿意给我春暖花开。只要他在,春天就在。我很喜欢厦门,因为那张明信片和慵懒的生活。
好友说,厦门来一次就够了。我说,我还会再来,我喜欢这里。